爱看书屋 > 仙门杂役,我装怂三百年 > 第169章 扫帚断了,路还长着

第169章 扫帚断了,路还长着


地脉室中,那曾如星河般璀璨的“帚形阵”光流,在此刻骤然凝滞。

林墨双眼死死盯着阵法中枢,那代表着镇北小院的光点,就在方才,毫无征兆地熄灭了。

不是黯淡,不是衰弱,是如同被人掐灭的烛火,瞬间归于死寂。

他猛地站起,地脉灵气的剧烈波动让他一阵心悸。

那株由叶知秋最后灵力催生,作为阵心引子的黑竹,竟然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断了。

断口平滑如镜,没有一丝一毫的灵力撕扯痕迹,仿佛它不是被外力折断,而是自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来人!”林墨声音嘶哑,心头升起一股巨大的不安,“速请周青阳、白璃会商!”

话音未落,地脉室的石门无声滑开。

周青阳、白璃,甚至连极少离开讲道台的柳月婵,都已站在门外,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凝重。

“不必请了,”周青阳的声音低沉得像块顽石,“我们来了。”

他摊开手掌,掌心是一堆细碎的竹片,曾经那把从不离身的扫帚,已然分崩离析。

“昨夜三更,它在我手中无故断裂。”周青阳看着林墨,”

林墨脑中“嗡”的一声,他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颤声问道:“难道……”

“不错。”白璃接口,声音清冷,“就在昨夜三更,散布于大陆各处,由叶知秋灵力所化的九百三十二根执帚竹条,在同一时辰,齐齐崩裂。”

镇北小院。

苏晚晴跪坐在那截断裂的黑竹前,秋风卷起落叶,在她身边打着旋。

她手中,也捧着一把彻底碎裂的扫帚。

她没有哭,只是沉默着,用那双曾被叶知秋牵着学写字的手,将每一片锋利的竹节碎片,小心翼翼地拼回原形。

她的动作很慢,很轻,像是在修补一件稀世珍宝。

最后,她用一根粗糙的麻线,将这把再也无法扫地的“扫帚”一圈圈缠紧,轻轻放在了院子中心,那片由她亲手扫出的心形落叶纹路中央。

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洒落下来。

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被麻线缠紧的碎竹缝隙中,竟渗出丝丝缕缕淡金色的汁液,不似凡物。

汁液没有挥发,而是缓缓滴落,没入地底。

苏晚晴闭上眼,唇瓣微动,仿佛在对沉睡于地底的某人低语。

“你说路还在走……那我就跟着它走。”

话音刚落,地面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

那道心形的落叶纹路,竟像活了过来一般,边缘开始发光,光芒沿着地面蜿蜒延伸,化作一道清晰的光痕,笔直地指向南方那座幽深的山谷。

同一时间,幽谷讲道台。

柳月婵扶着那根陪伴她多年的竹杖,静静立于石室之前。

她的面前,是叶知秋当年以《归尘九步》踏出的九道悬空阶梯,至今灵韵不散。

“把东西拿来。”她淡淡吩咐。

一名弟子立刻捧上一个木盘,盘中盛着的,正是一截扫帚的残片。

柳月婵命人将残片置于石室门口的青石上,随即挥退众人,独自盘坐。

当夜,风雨大作,雷声滚滚。

一道手臂粗的紫色天雷撕裂夜幕,不偏不倚,正中那块青石上的断帚残片!

弟子们发出惊呼,以为那残片定然化为飞灰。

可雷光散尽,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出现了——那截残片非但没有被毁,反而通体焦黑之中,竟倔强地萌发出一点新绿。

一片小小的、娇嫩的芽叶破木而出,叶片上的脉络在微光中清晰可见,那复杂的纹路,竟与失传已久的《混沌引气法》的灵气运行路线,别无二致。

柳月婵仰头,看着依旧电闪雷鸣的天空,忽然发出一声轻笑,笑声中有释然,有惊叹,也有一丝无人能懂的怅然。

“原来他连死,都算好了时辰。”

她不再犹豫,当即盘膝而坐,以那片新生残叶为引,对身后百名一直无法感应灵气的无灵根弟子喝道:“凝神,静气,依图行功!”

三日后,雷歇雨停。

百名弟子中,竟有十七人头顶之上,浮现出一座虚幻而淡薄的灵台。

虽非正统筑基,却已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开灵窍”!

玄剑门,废丹房遗址。

周青阳亲手将最后一个陶罐埋回原地,九百三十二个陶罐,尽数归土。

空地之上,只留下了那面曾映出他迷茫身影的小小铜镜。

他转身,面对身后数百名扫尘会的成员。

“放下扫帚。”他的声音不大,却传遍了每个人的耳朵。

众人依言,将手中视若生命的扫帚轻轻放在地上。

“从今往后,”周青阳高声宣布,声音如洪钟大吕,“我们不靠帚,不念诀,只凭这双手,扫出一条活路!”

说罢,他第一个弯下腰,赤手空拳,开始清理废墟上的碎石与尘土。

数百名扫尘会成员沉默着,也跟着弯下腰,用他们的手掌,他们的指尖,去拂去尘埃,搬开瓦砾。

他们清扫的轨迹,杂乱而无序。

然而,当他们清理出的第一片空地出现时,地面之下,一道道沉寂多年的灵纹,竟自发地亮了起来!

光芒以他们清扫的轨迹为基础,开始飞速重构、连接,一个全新的地脉循环正在形成。

一名在玄剑门扫了一辈子地的老杂役,颤抖着伸出手,触摸着发光的地面,泪水瞬间涌出眼眶。

“这……这是聚灵阵!是我们三十年前做梦都想修,却始终无法完成的聚灵阵啊……”

更南方的南海渔村。

白璃站在最高的礁石上,海风吹动她的白衣。

在她面前,是一张巨大的海图。

她将观测到的九百三十二道光柱最终消散的方位一一标注,连接成线,却惊愕地发现,这条登天之路的终点,并非遥远的星河。

它像一条环绕整个大陆的巨大项链,精准地连通了所有曾有执帚修行者存在过的村落、山门、乃至陋巷。

她从礁石上一跃而下,召集了所有在海边修行的渔民。

“从今天起,不必用帚,”她的命令简单而直接,“用你们的手掌,拂过你们的船板、甲板,还有每日接触的礁石。”

渔民们不解,但出于对白璃的信任,他们照做了。

日复一日,他们用粗糙的手掌,一遍遍拂过那些承载着他们生计与希望的木与石。

第七日,奇迹发生。

所有被手掌拂过的地方,都开始渗出淡淡的微光。

船与船,礁石与码头,光芒相连,在近海汇成了一张全新的、由无数掌痕构成的光网——“手扫脉”。

就在此时,村里一个天生失明的盲童,忽然抬起头,小手指向内陆深处,声音清脆。

“姐姐,那里……有人在用脚扫地。”

众人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心中巨震。

那里,正是南岭村一位孤苦老农每日往返田地与茅屋的必经之路。

那条被他双脚踩踏了六十年的泥泞小径,此刻已悄然化作一道灵气充盈的灵脉支流,正源源不断地汇入大陆的主脉之中。

万里之外,北境,寒玉池底。

陈长生依旧保持着盘坐的姿势,仿佛已成冰雕。

突然,他掌心那道扫帚形状的刻痕,毫无征兆地变得灼热滚烫。

他下意识地抬手察看,却看到了令他这位元婴大能都感到悚然的一幕。

他的整条手臂,竟在缓缓变得半透明,皮肤之下,不再是血肉经脉,而是一道道纯粹的灵光,如微缩的江河般流转不息。

与此同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苦修三百年得来的高阶修为,正在飞速消退。

可取代那份高高在上的力量的,是一种他从未体验过的“低处感知”。

他能听见厚厚冰层之下,一只冬眠的虫蚁翻动身体的微弱声响。

他能感知到百里之外,一片枯叶脱离枝头,触及地面时那近乎不存在的震颤。

整个世界,在他面前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细微、而又真实。

他缓缓俯下身,收起了所有的神通与威压,学着那些他曾不屑一顾的凡人,伸出手掌,以手代帚,轻轻扫过面前的冰面。

刹那间,整个寒玉池底,光芒大作。

那些沉寂了三百年的古老碑文,被叶知秋当年一笔一划刻下的残缺句子,在这一刻被他的手掌拂过,竟逐一亮起,最终连接成一篇完整的《扫尘诀》终章。

陈长生看着那完整的篇章,怔怔出神,最终,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喃喃自语。

“叶知秋……你不是成仙……”

“你是把高高在上的神仙,扫回了这片人间。”

话音落下,他面前的池水忽然泛起涟漪,星河倒影汇聚,隐约间,那个熟悉的执帚身影在水中对他微微一笑,随即身影淡去,如烟消散。

世界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苏醒,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数人放下了手中的扫帚,用自己的双手、双脚,乃至心跳,去“清扫”出一个崭新的修行未来。

唯有镇北小院,苏晚晴已经连续三日没有扫过院落,任由秋叶层层堆积。

直到第四日的晨光,第一次照亮了满地枯黄。


  (https://www.2kshu.com/shu/96176/4937958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