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侯府秘恋平津侯夫人 > 第十六章:故人

第十六章:故人


冬夏国的第三场雪落时,藏海正在主持修缮西郊的祈年殿。檐角的冰棱折射着日光,他踩着木梯丈量梁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藏先生这手艺,倒是越发精进了。”

藏海回头,见庄之行披着素色斗篷站在雪地里,身后跟着两个抬着木箱的仆从。“你怎么来了?”他从木梯上跃下,拂去肩头的雪粒。

“家父在江南剃度了。”庄之行打开木箱,里面是一叠书信和一卷泛黄的营造图谱,“他说这图谱原是你先祖所绘,该物归原主。还说……不必寻他,待祠堂修好,自会回来。”

藏海展开图谱,果然见扉页有自家祖传的印记。他指尖划过那些细密的墨线,忽然想起古宅密室里庄芦隐挡在他身前的背影,喉间微微发紧:“祠堂何时能成?”

“开春便可。”庄之行递过一封烫金信函,“陛下也有旨意,说冬夏国修缮事了,邀你回京主持新太庙的营造。”

藏海望着祈年殿的飞檐,雪片落在他睫毛上。这三年他走遍冬夏国的城镇,见过边境百姓对和平的珍视,也渐渐明白,比起推倒旧世界,重建更需要勇气。

开春后,藏海启程返京。车过边境三城时,他特意停下马车。曾被当作交易筹码的城池如今商贾云集,孩童在城楼下追逐嬉闹。守城的老兵认出他,捧来一碗热汤:“多亏先生当年据理力争,咱们才守得住这家园。”

藏海接过汤碗,看着蒸汽氤氲中的城楼,忽然懂了庄芦隐为何选择遁入空门——有些亏欠,唯有以余生的沉默来偿还。

回到京城时,庄家祠堂已近完工。藏海推开虚掩的木门,见一位身着僧袍的老者正跪在供桌前擦拭牌位,背影佝偻,却依稀能看出当年的风骨。

“侯爷。”藏海轻声唤道。

老者回头,正是庄芦隐。他眉宇间的戾气早已散尽,唯有眼底的红痕泄露了心绪:“藏先生来了。”他指着供桌上新增的牌位,“这是你先祖的灵位,当年的事,终究是我庄家欠了你们。”

藏海看着牌位上的名字,忽然觉得那些积压多年的恨意,竟在这一刻化作了释然。“都过去了。”他取出那卷营造图谱,“这图谱里有许多精妙的榫卯结构,或许能用上。”

庄芦隐接过图谱,指尖微微颤抖:“好,好。”

新太庙的营造比预想中顺利。藏海将冬夏国的建筑风格融入其中,飞檐下悬着两国共通的风铃,梁柱上雕刻着象征和平的纹样。庄芦隐偶尔会来工地看看,不言不语地帮着递些工具,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青砖上,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落成那日,皇帝亲率百官祭祀。礼炮声响彻云霄时,藏海站在太庙的丹陛旁,见庄芦隐对着先祖牌位深深叩首,庄之行在一旁悄悄拭泪。风拂过檐角的风铃,叮咚声里,仿佛能听见那些沉埋的往事正在低语。

祭祀结束后,庄芦隐拉住藏海的衣袖:“老朽想回江南了。”他从袖中摸出一枚玉佩,正是当年藏海掷给他的那枚,“祠堂的碑记,该由你来写。”

藏海接过玉佩,见上面已被摩挲得温润。他望着远处渐落的夕阳,忽然笑道:“不如你我同去江南。听说那里有座废弃的古寺,正需修缮。”

庄芦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作笑意:“好啊。”

三日后,两人同乘一艘乌篷船南下。江水悠悠,两岸的桃花正开得如火如荼。藏海铺开纸笔绘制修缮图,庄芦隐在一旁研墨,忽然轻声道:“当年在古宅密室,我以为必死无疑。却在暗河里想通了——仇恨这东西,困住的从来都是自己。”

藏海笔尖一顿,墨滴落在纸上晕开。他抬头望向舱外,见燕子正掠过水面,划出一圈圈涟漪。原来命运早已在当年那场混乱里埋下伏笔,让两个背负血仇的人,最终在重建的路上,找到了属于彼此的新生。

船行渐远,江水载着乌篷船,向着落满桃花的江南而去。而那些关于权谋、复仇、秘密的过往,终究像船尾的涟漪,慢慢消散在浩荡春光里。


  (https://www.2kshu.com/shu/96242/4940410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