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江南雨歇
推荐阅读:半调阴阳 南山夜雪念随风 血剑开天 都重生了,谁还当正派啊? 红楼:我乃宗师贾环,当登基为帝! 躺平宗主:成圣全靠弟子疯狂内卷 长生蛊仙,魔门的我才是正道魁首 我一个人砍翻了末世 蛊道版三国,朕乃蛊仙当光复大汉 重生农女:种田暴富,马甲无数
江南的梅雨季总带着黏腻的湿意。藏海站在古寺的断墙下,看着雨丝斜斜打在青苔斑驳的石阶上,手中的图纸已被水汽浸得发潮。
“这处梁架得换整根松木。”庄芦隐拄着拐杖绕到他身后,僧袍下摆沾着泥点,“西北角的地基陷了半寸,得先夯土再砌墙。”
藏海回头时,正见他抬手抹去鬓角的雨水,指节上还留着年轻时握剑的厚茧。这半年来,昔日的平津侯褪去了所有锋芒,倒像个真正的老匠人,会为一块榫卯的角度与他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傍晚煮茶时,默默往他碗里多加半勺蜜。
“明日我去镇上买木料。”藏海将图纸折好塞进怀里,“你守着工地,别又自己搬石头。”
庄芦隐笑了笑,眼角的皱纹在雨雾里愈发柔和:“知道了。”
次日清晨,藏海刚牵着骡车走出山坳,就见道旁停着辆青篷马车。车帘掀开,庄之行探出头来,手里举着个油纸包:“猜你爱吃这个,特意从京城带来的。”
油纸包里是刚出炉的枣泥糕,甜香混着雨水的气息漫开来。藏海接过时,指尖触到车辕上的烫金纹章——那是新太庙的徽记。
“太庙的铜鼎铸好了。”庄之行递过一卷画册,“工匠们照着你画的图样做的,陛下说比前朝的更有神韵。”
藏海翻开画册,见鼎身浮雕着山川江河,正是他将大雍与冬夏国的地形融在一起的设计。他忽然想起在冬夏国见过的那些残缺壁画,原来那些破碎的线条,真的能拼出完整的图景。
回寺时雨已停了。藏海远远望见庄芦隐正蹲在墙角,给一株从石缝里钻出来的桃树培土。晨光穿过云层落在他佝偻的背上,竟有种奇异的安宁。
“买了新出的笋。”藏海将木料卸在院里,“晚上做腌笃鲜。”
庄芦隐直起身,手里还攥着把湿土:“墙角的碑石刻好了,你去看看?”
寺门内侧新立了块青石碑,没有碑文,只刻着两个交织的纹样——一个是庄家的侯府徽记,一个是藏家的匠人印记。藏海指尖抚过那些流畅的刻痕,忽然明白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碑记。
入秋时古寺修缮已近尾声。藏海在大殿的梁上刻下两排小字,左边是“恩怨尽了”,右边是“山河长安”。庄芦隐搬来梯子细看,忽然笑道:“该加一句‘岁岁平安’。”
藏海握着刻刀的手顿了顿,夕阳透过窗棂落在他脸上,竟映出几分暖意:“好。”
重阳节那日,庄之行带着家眷来了。孩子们在院里追逐嬉闹,庄夫人在廊下晾晒新收的桂花,庄芦隐坐在竹椅上教小孙子辨认木料,藏海则在厨房忙着蒸重阳糕。
炊烟袅袅升起时,藏海望着窗外。远处的稻田翻着金浪,古寺的钟声穿过云层,惊起一群白鹭。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平津侯府的别苑里,庄芦隐曾问他想要什么。
那时他满心想的是复仇,如今却只觉得,此刻灶上的香气,檐下的笑语,还有身边这些人,便是最好的答案。
雨歇了,风也停了。属于他们的故事,终于在江南的烟火里,有了最温柔的结局。
(https://www.2kshu.com/shu/96242/4940410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