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人类首次广播演讲
西门子公司的无线电事业部,上上下下都觉得自己被丑国乡巴佬同行羞辱了。
而这些人一旦认真起来,后果果然是非常严重。
为了实现在巴里亚王储和鲁路修男爵面前露一手的目标,此后两三天西门子公司的无线电事业部的核心技术人员,几乎都投入到了不眠不休的加班赶工当中。
曼德尔施塔姆博士亲自操刀,督促广播扬声器项目的各个环节。甚至还不惜在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上,电话请教了他那位诺贝尔奖得主恩师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老教授。
仅仅两天半之后,3月28日的午后,欧洲大陆上首个电扬声的广播会场,含布线施工在内,就在西门子一众工程师的齐心打造下完成了——
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新颖的技术目标,全都是大洋彼岸的丑国人去年12月24号晚上就已经做过的东西,技术路径一眼就能看穿并模仿。无非德玛尼亚人在质量和性能上更加精益求精了一些。
这一整套的技术系统整合,如果搁在两年前,还是搞不定的,因为当时功率放大电路等一些相关科技,还有个别短板堵点。
但战争让科技进步很快,无论是无线电还是功率放大元器件,在战争开打后的两年内都飞速发展。此时此刻,整个系统的整合已经到了一个相对舒适的临界点。
全部完成之后,西门子公司老板赫尔曼.冯.西门子亲自找鲁路修汇报项目:
“男爵阁下,你要的东西已经布置好了,我们在新天鹅堡内的中庭广场四周,都架设了线路和扬声器,扩音和收音效果绝对比丑国人那些粗制滥造的货色更好!
王储殿下愿意的话,可以在自己的书房里讲话、通过扩音器放到广场上功放。也可以直接在面临广场的阳台上搭收音器讲话,我们都有全套的配套设备。”
西门子在介绍的时候,甚至都没有用“话筒”这个词,而是说的“收音器”,因为这个时代接收人说话声的设备,确实不是后世那种KTV里的话筒形状,而是跟座机电话的话筒比较形似,由好几个喇叭状的收音盘组成。
很多老电影老电视上,都可以看到上个世纪20年代乃至30年代的世界各国领导人讲话,都是用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来收音的。
鲁路修听了西门子公司的汇报后,也非常欣慰,表示这就去跟公爵说。
不一会儿,鲁普雷希特公爵就知道西门子公司搞出了新玩意儿,非常感兴趣。
鲁路修劝公爵趁着这几天接连设宴,可以用扩音器对公众进行一番公开演讲,整个新天鹅堡广场上的人都能清楚听到。
但鲁普雷希特公爵终究是对新科技有点不适应感,他毕竟都是五十出头的老人了,不像年轻人那么能接受新事物,也怕尴尬别扭、误操作丢人。
最终,他只是在鲁路修提出的一堆备胎方案里,选择了一种他自己相对能接受的:
“诶?你说的这个‘电子广播放送’,是可以扩音播放留声机录下来的声音的?那我还是试试这个吧,我先讲一段话,用留声机录下来,再私下里先用小功率试播音响放放看,没什么问题再对公众播放。
嗯,内容也由你先准备一个稿子,无非就是鼓舞将士们回到前线后要努力作战、为国建功。你自己就是战争部宣传局的,写这些稿子应该很拿手吧?至于那些前前后后主持衔接的事情,你帮我处理就是了。”
公爵也知道,对公众讲话不可能直接就突然用电喇叭凭空播放录音,会把人吓一跳的,而且也要先把听众都聚集到广场上,总要有人维持秩序、先告诉大家即将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就需要一个类似于主持人或者导播的角色。
公爵自己不适应新科技新事物,只好让年轻人来客串主持和导播的角色,先介绍情况,这事儿自然就落到了鲁路修夫妇头上。
鲁路修就这么阴差阳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功放电路、对公众进行现场扩音讲话的人——丑国那边旧金山市政厅去年圣诞节那个放送,也是跟今天鲁普雷希特公爵一样,提前录好音然后再播放的,并没有人现场直播讲话。
所有其他人都很紧张,连西门子公司那些技术大牛都很紧张,唯恐出错,只有鲁路修显得云淡风轻,没有哪怕丝毫紧张。
后世穿越前,他可是连网络直播都看腻了的,要说未来人和古人相比、在哪个方面自信最足,那肯定是传媒领域。毕竟都是互联网时代传媒轰炸过来的人,直播讲话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
当天晚宴之前,来到新天鹅堡的宾客全部接到通知,说今天王储殿下打算把晚宴设在新天鹅堡大门内的广场花园里,要办个露天鸡尾酒会,到时候还会有讲话。
宾客也都很配合,城堡的侍从更是早早就费力把上百张长条餐桌搬到中庭花园广场上拼起来,再铺上桌布和酒杯、餐食,足足能满足数百名宾客。
到了下午3点半,一天中最舒服的时候,3月份的天气也不热,斜斜的阳光洒在宾客身上很惬意,又不刺眼。
鲁路修走上城堡面向广场的大阳台,就跟新当选教皇在圣彼得阳台上跟信众见面差不多排场,然后远远清了清嗓子,沉稳地踱步走向面前一根竖杆、上面挂着足足5个收音膜,用电线连接起来。
收音器上没有网罩,没有防尘,就像是直接把后世那些音响的外壳拆了、直接把振动膜露在外面,看起来非常复古和朋克。
“各位嘉宾,非常欢迎大家来到新天鹅堡,参加今晚的盛会……”
鲁路修的嗓音从广场各个角落的西门子音箱里传出时,尽管他已经尽量让自己嗓音柔和一些,还是吓了满场宾客一大跳。
很多女眷都忍不住捂着嘴惊呼,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拼命来回扭头朝各个墙角看去,试图寻找到声音的来源。
或许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听到电扩音器声音时的表现吧。
“哦我的上帝!这是哪里传出来的声音?”
“这不是鲁路修男爵的声音么?但是怎么感觉他四面八方无处不在?”
“听说他是帝国战争部宣传局的,难道这是宣传局的什么最新科技?”
鲁路修仅仅是打了一个招呼,就吸住了全场所有人的关注,无一例外。
他心中也不由感慨:在这个时代,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实在是太容易了……哪怕他只是在广播里放一点背景音乐,什么都不说,估计都能引来所有听到声音的人持续驻足倾听。
要是搁后世,传媒爆炸的年代,那些视频博主也好,音频播客也好,影视拍摄的文艺工作者也好,要花多少的精力、熬死多少脑细胞,才能博取一些流量和播放量。
而如今,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往广场上放几个高音喇叭、并且连上自己交代西门子公司赶快加紧研发的收音机即可。
“各位亲爱的来宾,我是鲁路修.冯.亨特男爵……”
“……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也不能忘记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诸位大多是军人,或是实业界的有识之士。王储殿下非常感谢大家对帝国正在进行的伟大战争的支持。也期望大家继续精诚团结、奋力合作。下面有请王储殿下为大家讲话。”
鲁路修简单说了一些中规中矩的主持开场白,随后潇洒地一挥手,示意身后的技术人员开始播放鲁普雷希特公爵讲话的录音。
公爵也是对公众讲话讲过多次的老手了,平时这种场合是不会紧张的。只是刚刚接触新技术,担心出问题,才难得紧张,必须用录播。
一众来宾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技术问题,还以为公爵是躲在办公室里远程通过电讯手段实时对大家讲话呢。
很多人也没在意说话的内容,全程好奇地循声望向广场角落临时安装的那些西门子扬声器,关注点全在技术手段上。
好一会儿,鲁普雷希特公爵的讲话才结束,众宾客仍然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鲁路修为了收场,也只好继续以主持人的身份,接过话头又讲了几句,并且即兴决定增加一个类似于“答记者问”的环节,回答现场宾客一些问题以鼓舞人心士气,如果没人问,他也就可以顺势宣布讲话环节结束。
“王储殿下下个月就要回到前线,与我第6集团军全体将士一道,为帝国的正义事业浴血奋战。诸位来宾还有什么情况想要了解的,可以畅所欲言。”
众来宾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最后还是几个新闻界的宾客反应比较快,陆续提出了问题。
能参加今天这种场合的新闻界人士,也不会是普通的记者,因为本来也没什么可采访的。反而是各大顶级报社的社长、总编倒是有几个。
帝国顶流大报《福斯报》的负责人,便提出了一个相对尖锐的问题:
“请问王储殿下将来回到东方战线后,打算怎么样战胜露沙人呢?总不能指望彻底占领露沙那广袤无边的疆土吧?”
鲁路修静静听完,他也没时间请示鲁普雷希特公爵,这个问题在他自己的回答权限范围内。
他就淡定地侃侃而谈道:“这个问题很好,但其实不适合我们来回答。如果稍微了解帝国外交部门的立场、就不难发现,帝国对东线战场的态度一贯是歼灭露沙人的有生力量、并对其事实行之有效的进行经济封锁,最终迫使露沙的人民意识到沙皇的邪恶,自下而上地施压暴君逼迫其结束战争。
这不是我说的,也不是王储殿下说的,是上个月掌管外交事务的戈特利布.冯.雅戈国务秘书说的。
王储殿下率领的第6集团军,当然也只是帝国用来执行这一远大目标的一颗棋子罢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当然要竭尽全力,用我们可以使用的军事手段,来帮助帝国实现政治和外交上的目的。”
鲁路修的话说得四平八稳,前半段没敢有丝毫自由发挥,完全是复述了帝国外交国务秘书的发言(相当于外长。戈特利布.冯.雅戈是1911年上任的,历史上能干到1916年11月,然后由他的副手齐默尔曼接任,但随后就爆发了齐默尔曼电报事件)
鲁路修只在执行层略微做了一些发挥,言语也非常得体。
饶是《福斯报》作为帝国中左派系的媒体,一贯以限制战争规模、追求“以战促和”著称,面对鲁路修的回答也丝毫挑不出错来。那名负责人也只好表示对这个回答已经满意,没有问题了。
鲁路修正想顺势结束这个已经快演变成新闻发布会的局面,但没想到刚才的回答却激起了更多人的兴趣。
另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同属国内第一梯队、态度比《福斯报》还要更左的《前进报》,也有一名负责人跳出来问问题。
如果说《福斯报》是中左,背后是考茨基和伯恩斯坦这些人。那《前进报》这种最左报社背后,就是李扑克内西和罗森堡之流了。
这名《前进报》负责人便问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指望对露沙人进行封锁来结束战争,真的有希望实现吗?外国的报纸最近都在说,露沙人的摩尔曼斯克港很快就要投入使用了,而帝国的海军在北海根本打不过布国皇家海军!
而且,听说布国人在黎凡特和伊拉克地区都组织了新的攻势、利用冬季调集了大批新军,奥斯曼人已经顶不住了。鲁路修男爵,大家都知道你在波茨坦军事学院的恩师、是戈尔茨元帅吧?听说戈尔茨元帅最近也被陛下紧急调回了巴格达前线,奥斯曼人需要他统筹全局、顶住布列颠尼亚人从巴士拉对巴格达的进攻。
而布列颠尼亚人今年已经下了血本组建了源源不断的印度军队来投入中东战区!我们看到的都是战火越来越蔓延,如果敌人打通了从巴士拉通往巴库的陆上贸易路线,帝国的封锁战略又如何发挥?”
对于这种有很多混进来的外国人组成的报社,鲁路修向来是没什么好态度的,他也只是冷冷地说: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殿下作为元帅,只会回答军事问题,我临时代表他回答,也只回答军事上的问题。
你说的那些情况,涉及军事机密。具体要如何粉碎露沙人和布列颠尼亚人的挣扎,我无可奉告,你们觉得做不到的,那就拭目以待好了。”
场内诸多嘉宾当中,也有几个是中间派和偏传统大报的负责人。当下便有人忍不住、对着在收音器前挥舞手臂慷慨陈词的鲁路修咔嚓咔嚓摁快门。
这个时代的人物照片,大多是姿态严肃的正装照,哪怕皇帝、首相、元帅登上了报纸,也都是正襟危坐或肃然站立。
像鲁路修这样表情丰富动作激昂的动感十足的新闻照片,几乎没有先例。
他的讲话内容,以及这些配图照片,很快就会登上帝国的顶流报纸,让他以“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扩音广播设备对发布会听众讲话”者的身份为世人所知。
而且他的履历,他的身份,作为屡创奇迹的功勋少将、短短一年半从下士爬到少将的传奇,也会作为附录被各大报纸宣传。
而鲁路修本人并没有等候这一系列后续事件的反馈,他在讲话后的次日,就登上火车奔赴高加索前线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012/128439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