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109章 什么天才?分明是怪胎秀!

第109章 什么天才?分明是怪胎秀!


结束了聚会,莱昂纳尔婉拒了莫泊桑、于斯曼等人带他去“见见世面”的邀请,独自走路回去。

    一方面是为了整理思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身体,保持体能。

    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一阵,莱昂纳尔的身体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瘦弱,只空有一副大骨头架子。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佩蒂手艺的提高,他的伙食日益丰富,营养也越来越好,最近有过剩之势。

    为了保持健康,莱昂纳尔近来刻意增加了步行的频率,这也是法国的绅士们日常活动之一。

    这个时代的“运动”与后世不同——如果你在公园跑步,要不了20分钟就会被警察当成疯子抓起来。

    除了渔民以外,也几乎没有什么人会游泳。到海边度假的绅士、女士们,多数只是在沙滩上晒日光浴。

    而被认为是“运动”的,只有那些贵族项目:击剑、马术、划船、网球、击球(类似门球)……

    还有就是登山、远足、狩猎、钓鱼。

    无论哪一项,莱昂纳尔都还没有机会接触——那一般需要去专门的俱乐部里进行。

    通常到了他这个年收入,银行里的存款多起来以后,很快就会有投资经理与他接触,顺便推荐他加入某个俱乐部。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的主人公菲利斯·福格先生就是因为在巴林银行有4万英镑的存款,所以就得到了「改良俱乐部」的会员资格。

    不过莱昂纳尔目前的资产尚未达标,因此仍然是巴黎“上流社会生活”的门外客。

    只是他本人并不在乎就是了,否则早可以凭借罗斯柴尔德夫人的关系,成为诸多贵妇人沙龙的座上宾。

    走在路上,莱昂纳尔回顾了下午的争论,对于多了一百多年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发展经验的他来说,无论“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其实都落伍了。

    但他也不可能现在就把“魔幻现实主义”端上桌——尤其是在《本雅明·布冬奇事》才开了一个头的时候,无疑是一种过于超前的冒犯。

    反而是前几天他在「勒梅尔老爹」酒馆的见闻给了他很大启发。

    那个老鞋匠虽然手里捧着《小巴黎人报》,但是并没有按照他的原文进行朗诵,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即兴演绎。

    身为作者,莱昂纳尔不仅没有感到不悦,反而非常欣赏这位老鞋匠的“再创作”。

    因为他面对的是酒馆里那些文化程度并不很高的普通酒客,精妙的修辞、深奥的比喻对他们来说隔靴搔痒,反而是那些夸张的、庸常的形容,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欣赏这个故事。

    在莱昂纳尔看来,这也是一种赞美,赞美《本雅明·布冬奇事》拥有一些最质朴的、属于故事的本质。

    如果只有高级俱乐部和沙龙能接纳这部小说,《本雅明·布冬奇事》就失败了。

    他是“为人而写”,老鞋匠就是“为人而读”——一个故事,如果失去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在莱昂纳尔当前的标准下,就是失败的。

    不知不觉,莱昂纳尔走到了拉菲特街64号公寓,打开房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佩蒂似乎又改良了配方?

    什么文学理念,什么创作方法,都见鬼去吧!

    莱昂纳尔现在只想热乎乎地喝上一碗汤!

    ————

    又是一个周一,莱昂纳尔终于回到了索邦上课。

    虽然杜恩先生说他可以随便请假到什么时候,但莱昂纳尔还是有点自知之明。

    都已经五月中旬了,再不来上课就该学年大考了,一般是6月中旬笔试,6月下旬口试。

    如果不及格就要重修一年,即便他现在算是个成名作家,但是也算是人生的污点。

    毕竟学术声誉与文坛名声,是不能划等号的——当然,直接退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儒勒·凡尔纳就是一例。

    见到“好兄弟”莱昂纳尔回归课堂,阿尔贝·德·罗昂格外兴奋。

    自从他以“莱昂纳尔·索雷尔好朋友”的身份见诸报端后,意外地受到了父亲罗昂伯爵的表扬,甚至给他涨了100法郎的生活费,让他的手头大为宽裕。

    不过中午下课,阿尔贝刚想搂着莱昂纳尔去大吃一顿,却被一份报纸阻挡了——《费加罗报》。

    这份报纸是伊波利特·泰纳教授特意拿给莱昂纳尔的,还被翻到了特定的版面:“认真看一下,不要小瞧。”

    莱昂纳尔一看上面的标题,就发现这篇文章来势汹汹:

    当心!文学怪胎秀正在巴黎上演——评索雷尔新作《本雅明·布冬奇事》及其商业闹剧

    署名是:儒勒·阿尔塞纳·阿诺·克拉雷蒂。

    莱昂纳尔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于是继续看内容,这才发现对方批评自己的言辞简直犀利——

    【我们的文学品味正被一场精心策划的马戏团表演所愚弄!主角是谁?一个名叫莱昂纳尔·索雷尔的年轻作者,和他那本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本雅明·布冬奇事》。】

    【索雷尔先生这次玩的是什么把戏?简单得很,这叫怪胎秀!就跟集市上那些拿双头羊、连体婴招揽看客的棚子没什么两样!文学,我们高贵的缪斯女神,什么时候沦落到要靠展示这种违背自然、骇人听闻的“怪物”来吸引眼球了?这是对文学尊严赤裸裸的践踏!】

    【有人或许会狡辩:啊,这是象征!象征那个混乱的大革命时代!多么深刻的隐喻!——得了吧!别往脸上贴金了!用这么一个极端、荒谬、纯粹为了刺激感官的“怪胎”来象征波澜壮阔、复杂深刻的历史变革?这就像试图用一滴墨汁来解释整个海洋!】

    【法兰西文学的伟大传统是什么?是高乃依笔下英雄的崇高情操,是莫里哀洞察世情的辛辣智慧,是伏尔泰闪耀的理性光芒,是巴尔扎克描绘社会百态的深刻笔触!它的根基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社会的精准刻画、对语言的千锤百炼,以及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本雅明·布冬奇事》的流行,绝不是文学的胜利。它是当下社会浮躁风气、庸俗品味蔓延的悲哀症候!它迎合了人们追求浅薄刺激、热衷收集玩物的低级趣味。我们这些珍视文学价值的人,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擦亮眼睛吧,读者们!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小画片和一个荒诞不经的“老婴儿”故事蒙蔽了!】

    伊波利特·泰纳教授颇有深意地再次提醒道:“别小看克拉雷蒂,他以后会进法兰西学院的……”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126/128451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