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85章 有了阿姨,还得努力!

第85章 有了阿姨,还得努力!


(虽然没有盟主,也没满1000票,但是大家真的给我很多鼓励,所以今天也4更,还请大家继续支持)

    从泽西岛回来,已经是5天后的事。

    在莫泊桑的盛情邀请与费用报销下,莱昂纳尔和艾丽丝、佩蒂多呆了一泊二日,分别乘船去了附近的根西岛和奥尔得尼岛。

    等再看到巴黎圣母院高高的钟楼的时候,塞纳河的污染危机已经告一段落。

    上游奔流而下的净水带走了所有的污秽,塞纳河重新恢复了往日清亮的颜色和欢快的流动。

    《费加罗报》们也不再关注巴黎的下水道工程预算到账没有,而是在为最新的教育法案而争吵。

    粪便、污水、垃圾、尸体、瘟疫……仿佛已经被驱赶出了巴黎人的记忆。

    街道上的行人、马车又多了起来,集市也恢复了繁荣,一颗鸡蛋的价格也从15生丁降回5生丁。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法国是不算什么的。

    安坦街12号的自来水终于没有了异味,佩蒂也能重新投入她心爱的厨房,开始给莱昂纳尔做她这次吃到的「英国菜」。

    所以当莱昂纳尔看到桌上的炸鱼、薯条时,有些无奈。

    这种发源于英国工人阶级的食物并不难吃,而且简单易做,除了有些单调以及热量爆炸以外,还算可以。

    佩蒂充分发挥了法国人对烹调异乎寻常的热情,对炸鱼薯条进行了改良,加入多种香料,最后的味道……

    有些一言难尽。

    不过莱昂纳尔还是脸色平静地吃完了,然后郑重其事地对佩蒂说:“做得很好,下次别做了。”

    佩蒂瘪着嘴巴,这是索雷尔少爷第一次没有夸她做的新菜。

    吃过饭,莱昂纳尔就回到书房,开始处理最近的几封信件。

    首先是罗斯柴尔德夫人那带有家族徽章、并且用金色的火漆封口的信。

    从那略带颤抖的笔迹和难掩激动的语气当中,莱昂纳尔知道《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肯定会取得意想之外的成功。

    不得不说,罗斯柴尔德夫人是一个心思敏感、容易共情的女人。

    小说中痴恋作家L的女人,与她尊贵的出身有云泥之别,但是她仍然身不由己地代入其中。

    作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她身处财富与权力的中心,享受着寻常女子无法想象的尊荣生活。

    但她同样也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理解作为“附属品”的孤独与痛苦。

    她是贵族家庭的女儿、是银行家的妻子、是知名的艺术赞助人……

    但是这些标签之下,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埃莱奥诺尔”,其实从未被真正“看见”。

    莱昂纳尔笔下这个陌生女人,用最极端的方式,捍卫了作为一个“人”而非“附属品”的最后尊严。

    这种在绝对卑微中迸发出的、玉石俱焚般的尊严之光,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或激烈的反抗都更具震撼力。

    莱昂纳尔开始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还没有见过罗斯柴尔德夫人;但完成以后,却意外成为她的人生注脚。

    其实也是这个时代许多上流社会女性的注脚。

    不过虽然莱昂纳尔感到惊喜的是,她对将来他会出版的长篇小说的资助承诺,这对于一个文坛新锐来说太重要了。

    莱昂纳尔想了想,掏出信纸和鹅毛笔,给罗斯柴尔德夫人写了一份礼貌性的回信,感谢了她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赞美。

    不过自己的第一个长篇要写什么,他还没有确定。

    在19世纪,一个小说家如果没有引起轰动的长篇小说,往往不被认为是真正的“杰出”。

    莫泊桑成名是因为自己的短篇小说,同时这种轻巧、便捷的创作方式也带给他极大的创作自由和丰厚的收入回报,但是《一生》和《漂亮朋友》反响平平,是他内心挥之不去的痛。

    因此,莱昂纳尔不得不慎重对待自己的第一个长篇,一定要避免放个哑炮出来。

    接下来他又查看了《现代生活》的来信,写信的总编埃米尔·贝热拉。

    他同样盛赞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过更多是从文学角度,他尤其对小说的开头赞赏有加,甚至说:

    【这将革新人们对法国小说的认识,让诗人们知道,小说当中也蕴藏着法语的秘密……】

    看到这句话莱昂纳尔笑了起来。

    19世纪下半叶的法语诗歌,大概是世界上在形式探索方面走得最远的现代诗歌,将双关、断句、分行、错位押韵、大小写……

    一切字母语言能涉及到的音律、节奏元素都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运用,几乎到了无法理解的地步。

    斯特凡·马拉美的《牧神的午后》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那是一首莱昂纳尔即使拥有了一个法国索邦大学生对法语的掌握,都无法完全读懂的诗。

    但是这句【多年以后,面对床上的女人,小说家“L“将会回想起自己读到某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却与法语诗道路隐隐相通。

    不过接下来的内容就有些“敏感”了,埃米尔·贝热拉提出可以给莱昂纳尔15苏每行的稿费。

    这对于莱昂纳尔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来说,已经颇为优厚了。

    但是莱昂纳尔气却不打一处来:老子给《喧哗报》写下流笑话都有13苏一行,你堂堂沙尔庞捷先生的《现代生活》,只多了2苏?

    这还不如把这篇小说投给《小巴黎人报》呢!

    莱昂纳尔再次掏出纸笔,用一种冷静、克制,但是态度明确的口气给埃米尔·贝热拉写了一封回信,提出自己需要30苏(也就是1个半法郎)一行的稿费。

    他认为这个价格十分公道——自己虽然年轻,但是作品已经上过《小巴黎人报》这样的大报纸,引起了一定轰动,不能自降身份当菜鸟了。

    成名作家的稿费通常是2到3法郎一行,自己要1个半法郎很合理。

    他也不怕埃米尔·贝热拉拒绝,反正有了罗斯柴尔德夫人的赞助承诺,不愁没地方发表。

    不过这时莱昂纳尔悚然而惊——自己什么时候开始把接受赞助视为理所应当的事,并且可以当做与人讨价还价的底气了?

    小伙子还是得自己努力啊!光靠阿姨怎么行?

    他连忙又掏出一叠纸,开始把在圣米歇尔号上口述的《我的叔叔于勒》写下来,准备寄给《小巴黎人报》。

    就在这时候,公寓的大门被敲响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126/128454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