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0【珠联璧合】
推荐阅读:剑出星宿毒为锋 第四天灾:无尽者的游戏 九州仙府首通指南 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魏晋不服周 奥特曼:从拯救迪迦开始无敌 御兽:我的灵兽血脉过载了 沸腾时代
沈园今日中门大开。
因沈秉文不在扬州,杜氏便让三名庶子随一众管家来到大门外迎接。
三位沈家少爷紧张又期待,他们时常听说薛沈两家的渊源,兼之沈秉文在教导他们的时候总会拿薛淮奉为表率,这让他们对远在京城的薛淮充满好奇,又有几分深藏心底的敬畏。
管家和仆人们则是暗暗激动不已。
尤其是几位经历过当年坎坷曲折的老人,他们激动的心情不仅仅是因为薛淮身上的光环与官职,更重要的是他乃故人之子。
太和九年,薛明章功成身退卸任扬州知府,携家眷返回京城,距今已有整整十年。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太和十二年,薛明章病逝的消息传回扬州,沈秉文千里奔波赶赴京城吊唁祭拜。
个中悲恸,难以言表。
沈家门风极正,这些管家和下人们无不感念薛公当年的恩德,对他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天然带着亲近之意,更不必说薛淮的种种事迹他们早有耳闻,如今薛淮履任扬州更让他们生出子承父业如见故人的感慨。
“来了!”
前方小厮传回消息,众人迅速在门前列成两排,下意识地再度整理衣冠。
一辆马车出现在长街那头,后面还跟着一辆大车,旁边有数人跟随。
马车在大门前停下,薛淮随即走出车厢。
“恭迎厅尊大人!”
以三位沈家少爷为首,众人整齐躬身行礼。
“诸位无需多礼。”
薛淮微微一笑,主动上前将三个半大小子扶起来。
他知道沈氏夫妇除了沈青鸾还有三子二女,从之前搜集的信息来看,沈秉文对子女的管教十分严格,眼前这三位少爷虽说有些紧张和拘束,但是眼神清明仪态端正,绝非那种装模作样的纨绔子弟。
“你们谁是元景?谁是正诚?谁是少衡?”
薛淮逐一望过去,尽量使得自己的语气温和一些。
三名少年连忙依次介绍自己,并再次向薛淮问好。
其实他们和薛淮的年龄差距并不大,大少爷沈元景今年十五岁,仅比薛淮小四岁,但是在旁边一众管家看来,年龄只是两边最小的差别。
沈元景素来以懂事明理著称,在扬州城一众纨绔子弟中显得格外出挑,但今日与气度沉凝厚重的薛淮一比,他身上的稚嫩之气显露无疑。
一阵寒暄之后,沈府大管家上前恭敬地说道:“厅尊大人,鄙府夫人已在仪门相候。”
“怎好劳动婶母出迎?”
薛淮一句话就让场间沈家众人的内心彻底踏实,他随即看向李顺,后者连忙将礼单交给沈府大管家。
这是薛淮特意从京城带来的礼物,崔氏耳提面命让他一定要亲自送到沈家。
片刻过后,薛淮在沈元景等人的引领下来到沈园仪门外。
远远便见到一位衣着雅致的妇人并三位少女,在一群丫鬟仆妇的簇拥中站定相迎。
薛淮最先看向神态持重的杜氏,随即略过另外两位少女,视线转向唇角含笑的沈青鸾。
不知是否他的错觉,仅仅过去半年,沈青鸾仿佛又长高了一些,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
沈青鸾今日穿着藕荷色广袖纱衫,襟前一串碧玺璎珞,腰束浅碧丝绦,悬着一枚精巧的白玉鸣凤佩,下配月白挑线长裙,裙边微露一对珍珠缀角的绣鞋。
她的身量纤秾合度,仿若初夏初绽的玉簪花,既有动人的嫣润,又蕴着少女的清韵。
注意到薛淮朝自己看来,沈青鸾勇敢地与他对视。
人的情感很奇妙。
有人会因为年少不可得之物耿耿于怀,等到拥有时才发现索然无味,一切不过是执念。
也有人认为轻舟已过万重山,然而在人生的某个重点节点回首,他会蓦然惊觉从始至终都不曾放下。
对于沈青鸾而言,起初她很难厘清自己的内心,或许是因为年幼的美好化作执念,使她一心只想和薛淮再相逢。
京城一别,迄今半载,她发现自己对某人的情感依旧汹涌热烈,虽说可能还没达到朝思暮想的地步,但此刻再度见到薛淮,她心中的欢喜几乎快要溢出来,落在眸中便是灿烂的笑意。
直到身边的母亲轻咳一声,沈青鸾才微微垂首,以免在家人面前表现得太过露骨。
杜氏望着越走越近的薛淮,刚要上前福礼,薛淮便已抢先一步执晚辈礼道:“婶母在上,小侄薛淮今日特来拜望。久疏问候,伏乞恕罪。”
薛沈两家既为通家之好,沈家今日又是这般阵仗相迎,薛淮自不可能端着同知的架子。
杜氏却不敢托大,依旧福礼道:“厅尊大人万不可如此,老身及沈家上下担待不起。”
薛淮微笑道:“婶母若坚持以官身相论,只怕小侄将来回京之后,家母得让我去祠堂跪上几天几夜。”
杜氏见薛淮执意执晚辈礼,且言语风趣亲近,心中更添欣慰,脸上笑意愈发真切,顺着他的话道:“令堂向来是明礼豁达之人,岂会如此。贤侄一路舟车劳顿,快请里面用茶。”
薛淮微微躬身,恳切道:“劳婶母挂怀。家母在京中亦时常念叨,此番临行前更是再三叮嘱,命小侄定要代她向沈叔父与婶母问安,感念二位昔日关照之情。”
杜氏闻言,眼中流露出对远方故友的关怀,感佩道:“令堂此言实令老身惭愧难安,当年明明是薛公与她百般照拂沈家。多年未见,不知令堂身子可还康健?只望她多多保重。”
薛淮含笑应道:“家母一切安好,婶母放心。小侄此番履任扬州,日后少不得还需叔父、婶母多加提点照拂。”
杜氏心中受用,面上更为慈和,忙道:“贤侄太见外了,自家人说这些作甚。外子虽暂不在家,沈家亦是贤侄在扬州的家。快请进厅堂歇息说话。”
二人遂迈步入内。
经过沈青鸾身边时,薛淮微微挑眉,似乎在问她方才自己表现如何。
沈青鸾回他一个娇俏的笑眼,随即像是怕被发现一般,故意落后与弟弟妹妹们走在一起。
及至正堂之内,杜氏又命子女们一一向薛淮郑重行礼,并向薛淮简短介绍众人,以此表示对薛淮的尊重,然后才让其他子女退下,只留沈青鸾一人相陪。
请茶之后,杜氏先解释道:“贤侄,外子于四月初前往苏州府处理钱庄琐事,下旬又赶赴杭州府与当地几家商号商议合作诸事,并不知贤侄外放扬州。老身收到消息后,命人快马加鞭前往杭州府送信,于前日收到外子的回信,他已经启程返回,约莫六七日便能抵达,届时他会亲自去探望贤侄。”
薛淮对沈秉文确实很好奇。
在他离京前的规划中,这位能够得到薛明章的信任和支持、且在薛明章离京之后稳住阵脚、将广泰号发展到如今规模的扬州巨商,毫无疑问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故而他从容道:“无妨,沈叔父正事要紧,忙完再返程即可。小侄这次估计会在扬州待上三年五载,往后有很多机会相见。”
听闻此言,杜氏尚未开口,沈青鸾便赞同道:“世兄所言极是。”
杜氏心中想笑,却又怕女儿感到尴尬,只得转移话题道:“贤侄,你现今住在何处?”
薛淮虽是扬州同知,但府衙后宅为知府专属,再者那里也没有足够的房间供他居住。
他不疾不徐地说道:“谭府尊在我到来前便已安排妥当,昨夜小侄已经入住府衙东面的官邸。”
“那边会不会太紧凑了些?”
杜氏乃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自然清楚府衙一带的情况,随即微笑道:“得知你即将履任扬州,老身便想着帮你张罗住处,亦有了几处城内庄园的备选,只是不清楚你的想法,不好越俎代庖。贤侄,若是你觉得官邸住得不舒服,不如搬出来让老身和外子尽点心意,如何?”
薛淮注意到沈青鸾眼中的跃跃欲试,明白这丫头心里的如意算盘,他如果从府衙官邸搬出来住进沈家安排的宅子,往后两人相见肯定更方便。
按说以两家世交的关系,他这样做并不会引人非议,不过薛淮在短暂的思忖后,委婉地说道:“多谢婶母关切,小侄初来乍到不便与众不同,暂且还是住在官邸为宜,等过个一年半载再做打算。”
“如此也好。”
杜氏微微点头,随即便和薛淮聊起当年旧事,沈青鸾偶尔插话,气氛十分和谐。
约莫一刻多钟之后,杜氏温言道:“贤侄,老身已经命人准备宴席,你莫要急着离去,今天一定要尝尝我们扬州的特色风味。”
薛淮笑道:“那就叨扰婶母和世妹了。”
“都是自家人,哪有什么叨扰不叨扰。”
杜氏转而看向女儿,提醒道:“鸾儿,你陪你薛世兄在园内逛逛,我去厨房那边看看。”
“是,母亲。”
沈青鸾乖巧地起身应下,然后看向对面的薛淮,微笑道:“世兄,请。”
“有劳世妹了。”
薛淮起身向杜氏告辞。
望着这对年轻男女离去的背影,杜氏眼中悄然浮现欣慰的笑意。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60/128451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