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祖龙赤蛇 > 第44章 陷城

第44章 陷城


刚开始,这一天的作战在燕军看来,与以前并无不同。燕军战车冲阵,然后返回。大约有五乘战车被秦国截杀于阵中。这对燕军来说虽然也是损失,但算不了什么。返回的车兵将受伤的马解下来,换上好马,重新整队,准备发动第二次冲锋。但就在他们整队时,却发现秦军竟然向他们压迫过来。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可能是惧怕燕军的战车冲击,秦军一直与燕军保持着数里的距离。因为战车的启动、加速需要一段距离,加速到最大速度时,冲击力最强悍。这段距离通常需要一两里。所以,当双方相互靠近时,通常是燕军首先发起战车冲锋,秦军则以弩箭回击。当击退燕军的冲锋后,秦军一般也整顿自己的阵型,准备应对燕军的下一次冲锋。因此,在数个月来的交战中,进攻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燕军手中。虽然每一次冲锋都比秦军损失要大,但燕军一直保持着主动进攻的姿态,这对太子丹和燕王来说,都是一个安慰。几个月来,相同的态势一天天重演,燕军好像忘记了,秦军其实也是可以主动进攻的!

由于战车的整顿比步兵要缓慢得多,当燕军整顿好战车时,秦军已经逼近到面前大约一两里的距离。这么短的距离几乎无法加到最大速度了。

燕军匆忙发起进攻,秦军依旧停止前进,用弩箭还击;燕军冲近时,闪开一条通道,放燕军战车冲入,弩兵压制在车后跟进的步兵。一般情况下,这时的步兵通常没有什么作为,只能被动地等待燕军战车转过头来,从身后发起第二次冲锋。

但这一次又不一样了,最后一两排的二千多人竟然在战车后跟进。而透过秦阵的燕战车在冲了一段距离后,竟然发现后队的秦军也整齐地向这边压来。他们急忙停下车,准备冲回本阵。当战车停下来转弯、加速时,跟在车后的秦军一拥而上,不等马匹冲起速度来,他们大声呐喊着,手中的长戟卷地而起,猛扫马脚。两侧的骖马受伤,严重的就地倒下,轻的会发起疯来,拉着车毫无目的地狂奔。有些车驭手比较有经验,能够迅速地解开骖马的套绳,放这两匹马离开,只驾着两匹马拉车作战;那些经验欠缺的就惨了,战车剧烈摇晃,引得中间的服马也惊了,最终导致战车翻倒。秦军冲上来,三五个人对付一名甲士,将他们俘虏。最终能回到燕军阵地的,不足二十乘。

这二十乘战车冲出秦阵,返回本阵后,并不整队,而是任由马拖着往后就跑;看着战车往回跑,全军也就跟在后面往回跑。任凭赵将如何喝骂,而制止不住。

秦军打赢了一阵,还不罢休,前军整队,后军从前队的间隙中穿过,继续向燕军压迫。

燕军的后阵这一次承受了双重压力。一方面,败退回来的燕军士卒对阵型有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秦军进攻的压迫感十足。而在燕太子丹的调度下,每次投入一线作战的,都是代王率领的赵将,燕将几乎没有真正面对过秦军。每天接应燕军作战归来,几乎就相当于欢迎得胜之师,没有任何压力。但这一次,一线作战的燕军败了,败兵漫山遍野向这边逃过来;而更远处,整齐的秦军大队就好像一个无法撼动的巨石一样,压了过来。

燕将急忙下令车兵准备冲锋。而在他发现败兵已经几乎跑过阵前的空地后,立即下令擂鼓冲锋。第二阵的甲士驾着战车冲出阵地。

第二阵的战车相比前线来就差了不少,不仅战线不齐,而且战车也开得摇晃不止。

对面的秦军见燕军发起冲锋,停止了前进,射出了第一批弩箭。

第二线不仅人不行,马也不行,而且多数马没有完整的马甲,第一批箭竟然意外射伤了不少马匹。带伤的马匹受了惊,开始狂蹦乱跳,左突右奔,带得没有受伤的马也惊了。第二阵还没有接战,就呈现崩溃之势。

马受惊后,燕军的进攻就停在了秦军的弩箭射程之内,随着战车的一一翻倒,车后的步兵成了秦军射击的靶子。他们没有了战车的掩护,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是该前进还是该后退,被秦军一阵弩箭射倒了一半。剩下的惊叫一声,往后就跑。秦军步步紧逼,不断猎杀落后的燕兵。

两阵先后溃败,大出太子丹的预料。当他发现前线已经失败时,已经晚了。败军如潮水般涌入军营,太子丹想派兵守营已经不可能,只能在家臣们的簇拥下,匆匆逃过易水,进入长城。

太子丹出易水时还是天寒料峭,再回长城时已是炎炎夏日。易水已经涨水,家臣们徒步下水,前后左右扶持,拉着太子丹的马车过了河。

过了易水河就是易水长城。太子丹进入长城后,立即下令关闭城门,守军上城守御。然后慌慌忙忙地进入燕下都,同样下令闭城据守。一面派出军使,前往蓟城报告燕王,自己的一线部队已经被击败。

慌乱之中,太子丹忘记了,燕下都所属的部队,大部都被调出长城与秦军作战,防御长城和燕下都的守军其实还不足两万人。他匆匆忙忙地关闭了城门,将大批燕军关在城外,长城一线实际上兵力不足。

燕军主力大败,燕军防御的曲逆(早就放弃了)、武遂(是燕军的大本营所在)全都落入秦军手中。好些燕军士兵连秦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就跟着同伴一路北逃。等他们逃到长城下时,发现长城已经关闭。好在这时,秦军正忙于占领燕军的军营,抢占燕军留下的辎重、旗鼓、战车、兵器、粮草,没有追杀燕军。过了易水的燕军见天色已晚,在长城下三五成群地坐着。当然,那些家就在附近的就悄悄逃回家中。

燕太子丹带到燕下都护卫长城一线的大约有十万人。在与秦军演习式的野战了数个月,原来的部队已经几乎伤亡殆尽;但燕王又给他补充了后续兵力,所以太子丹现在连伤员在内还有十万人。十万人中,五万在前线作战,是军中的精锐;还有五万在长城内,其中三四万都是伤兵,真正能战的不足两万。现在,最精锐的五万人全部被关在城外了,其中包括全部甲士。现在,连那些甲士也都丢弃了甲胄、兵器,混在士兵当中逃命。所谓兵败如山倒,莫过如此。

王翦率领后续部队来到武遂,登城看到长城之下的燕军败兵,距离秦军不过一水之隔。他心生一计,命令在武遂城下升起火,让军士们向河对岸呼喊:“愿投秦者左袒渡,可得粟粥!”同时命人将燕太子丹的大旗插在军营前,并安排十几人手执燕军军旗等候。过河的燕军士兵在执旗秦军的引导下,来到武遂城下的火堆旁,一只大鼎中煮着粟粥。燕军士兵一般自己备有陶碗,藏在自己的怀中,现在掏出来正好盛粥喝。还有些人在逃跑的路上碗被摔碎了,只得向旁边的人借碗喝粥。喝完粥的燕军士卒被安排到各个军营中,充作杂役,明日攻城时,他们就是先登。

当秦军士卒入睡后,一些还忠诚于燕国的燕军士卒悄悄逃出来,涉水过河后,立即向还在城下的士卒们宣扬说,明天秦军就要攻城,而且以投降的燕军为先登,让他们设法告诉城内,提高警惕,提前作好准备。更有一些燕卒原来就是贵族,直接被接应上城,向城内的人报告。由于人数不少,半夜的时间,城内就已经传开了,明天秦军就要攻城。大家都想着,太子丹会采取什么措施,迎击秦军。但一夜过去,太子丹什么措施也没有。

第二天天明,大批秦军果然驱赶着还留在秦军中的燕军士卒渡过河来。秦军仍然叫喊着:“愿投秦者左袒渡先登,可得生也!”又有不少人左袒,加入了攻城的队伍。

燕长城长达千里,只有万人显然防守不过来,按理昨夜太子丹就应该将守御他处的燕军调集一批到这段城墙上,加强防守力量。但昨夜太子丹毫无动作,这段城墙的兵力只有三千人,分作三班,每班只有一千人。见城下数十百里的正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攻城的部队,还有不少燕军也加入了攻城的行列,心惊肉跳。部分士卒在长官的指令下开始射箭,稀稀疏疏的箭矢几乎对攻城部队造不成威胁。很快,秦军就开始爬城。长达百里的城墙上爬满了士兵,这种感觉让守军恐惧。有人往下扔石块等物,面对蚂蚁般爬满城墙的攻城部队来说,连搔痒都算不上。当攻城的士卒快要接近城头时,守城的士卒绷不住了,尖叫着四散而逃。那些坚守不退的士卒在绝对优势的兵力面前也无能为力,被徒手上城的燕军扔下城去。

城门打开,秦军如潮水般冲入长城。易水长城就此失守。


  (https://www.2kshu.com/shu/38820/4939890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