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祖龙赤蛇 > 第41章 刺秦王

第41章 刺秦王


荆轲一再解释,再等几天,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助手人选,但太子丹就是天天来催。逼得荆轲没办法了,只得依了太子,带着秦舞阳启程前往咸阳。行前,田光对荆轲道:“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疑光。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自刎而死。

田光一死,荆轲就算是绑在车上下不来了,荆轲明知成功的希望渺茫,也只得硬着头皮前行。

太子丹带着一大帮宾客前往送行,他们都穿着一身孝服,提前为荆轲他们服丧。——哪怕刺杀成功,他们也回不来了!

他的朋友高渐离也在送行的队伍之中。

从燕都蓟城到燕下都武阳,二百五十里,一群穿着白衣、带着白冠,佩玉带剑的士子,乘着车,带着酒肉,行驶在道路上,怪异之状,见者无不侧目。数日之后,车队进入燕下都,休息一夜,次日凌晨早起,一行人直送到易水河边。在易水河边,太子丹主持了隆重的祭祀仪式,告祭神明、祖先,请祂们佑护;又祭祀了路神、山神、水神,请祂们沿途保平安。高渐离敲响筑,荆轲依乐而歌,初则悲壮凄凉,一步步拉高声调,直到高亢、豪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初闻悲壮之声,感而落泪;后听到慷慨激昂之声,热血沸腾。荆轲大声叫道:”去矣,去矣!“跳上车,就从易水浅滩直驶过河,车声辘辘,直向远方。

太子丹目送荆轲、秦舞阳远去,恍然道:”荆卿、秦卿,此二者必有一人得成!“

他问宾客道:”汝等以为秦王丧于荆卿耶,秦卿耶?“

一名宾客道:”秦卿断其后,荆卿执其刃,必也丧于荆卿也。“

太子丹昂然道:”或丧于秦卿也!秦卿勇武,遇事则进,遇难不退,诚死士也!“

太子丹留在燕下都,日夜差人前往打探荆轲的行程,终于打听到荆轲已到达顾城,与秦人官吏进行了接洽,秦人给予了节符,按程供给食宿。太子丹还想继续追踪,但哨探们反映,秦人道驿亭系统极为严密,如果没有节符,不按规定道路前进,一律治罪,无法深入秦境,追踪荆轲的行程。太子丹无奈,只得返回蓟城,等待进一步消息。

待太子丹返回蓟城时,有人报告说,田光先生派人请来的助手已经进入了蓟城,不知该如何处理。太子丹随意道:”荆卿、秦卿已发,勿庸他人相助。其人皆由田先生家处置。“

有宾客提醒说,田光已经自杀,他的家人可能无力安置这些人,而且这些人都是豪杰,可以留用。太子丹道:”诚若是,愿先生为吾置之。“

刘季到了蓟城后,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燕太子丹的宿卫。

荆轲到了顾城,与地方官员接洽上,荆轲第一次体会到秦人办事的效率和严谨。本来,荆轲认为,接待的官员会一级级上报到咸阳,再一级级发布命令下来,怎么也得半个月。但官员们在查验了荆轲的节符,以及他们的随身物品后,立即就发给节符,安排了进京路线,放行了。至于那一支焠了毒的匕首,外形毫不起眼,荆轲就将它挂在腰间,充作佩剑。

荆轲和秦舞阳的行程,每天通过驿吏报告到县里,县里只要进行登记,表示使者依程而行,并不需要上报咸阳。由于都是安排好的路程,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荆轲他们都必须按时启程,按时休息,每天两餐,除了旅途劳累,倒也无忧无虑。一个月后,荆轲一行进入咸阳。

到咸阳宫报到后,荆轲他们被安排入驿站休息,其间有典客府的行人前来探访,询问他们来使的缘由,以及需要拜访的官员,他们好居中联系。荆轲遂取出信函,上面写道:“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于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并表示,愿意当面向秦王献首级及地图。

不出荆轲他们所料,有了樊于期的首级和督亢之地的地图,秦王同意在咸阳宫亲自接见燕国使臣。当日宴请的,除了燕使外,还有其他诸侯的使者、典客府的官员,以及秦王指定的少数官员。

从到宫门开始,秦舞阳就开始心悸汗出,荆轲道:”但见王耳,何至于此!“秦舞阳虽然喏喏连声,但仍然不住地擦汗。荆轲心里着急,但却没有办法,脸上还要装出一副正常关心的样子。还不等秦舞阳调整过来,傧相的唱赞声已经响起。随着傧相的唱赞,荆轲在前面捧着盛有樊于期人头木盒,秦舞阳在后面捧着盛放督亢地图的匣子,进入咸阳宫门。走到阶前,秦舞阳终于坚持不住,两腿发软,额上虚汗,两眼发黑,一下子坐在阶前。这种明显的失仪,让参加会见的人都惊掉了眼珠:现在不正是燕国的高光时刻吗,不正是燕臣展示自己如何得到秦王恩遇的时刻吗?这突然掉链子算怎么回事?

荆轲回头看了看秦舞阳,俯身拜道:“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秦王道:“汝自取舞阳所持地图。”

荆轲转身,走向秦舞阳,深施一礼,将他手中的木匣接过来,放在木函的下面,一上一下捧着一大一小两只木盒子,在傧相的揖让下,从西道登上台阶。近一年的演练中一再失败的场景出现了:荆轲必须一个人完成刺杀!

宴席摆在大殿之前,秦王坐在殿中,参会嘉宾都坐在殿外阶上,左右各二列,大约十来个人,东道者为秦臣,西道者为诸侯使臣。

荆轲上阶后,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即在傧相的唱赞下向秦王施礼,傧相代秦王回礼。荆轲将燕王归顺之意,及所献礼物上奏,秦王抬了抬手,傧相唱赞道:“献首级!”

荆轲将装着樊于期首领的木函捧起来,傧相接了,转身交给秦王。秦王打开看了看,道:“传首国中。”傧相将首级交到座中,在宾客中传看,最后传看的一名大臣起身下阶,将首级交给在阶下郎卫,教传首国中。郎卫接过首级离开。

傧相又赞道:“献图!”

荆轲将从秦舞阳那里接过来的木匣捧起来,傧相又接了,转身交给秦王。秦王打开木匣,荆轲突然趋上前,从匣中取出地图,放在秦王面前的案上,把木匣交给傧相,亲自双手为秦王展开地图。地图展开后,一把匕首赫然在目!

荆轲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一手抓起匕首,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但两人之间存在着一个几案,荆轲无法立即近身。只因这一瞬间的停顿,秦王猛然站起,用力一挥手,被荆轲抓在手里的袖子被撕下一截。秦王顺手拔剑,劈向荆轲。但秦王的剑插得很紧,这一拔将剑连着鞘一起拔出,剑虽然劈中了荆轲的上臂,却没有造成什么伤害。荆轲一脚踢开几案,冲入殿中。

秦王一击不中,立即后退。荆轲冲进来时,已经与秦王拉开了距离。秦王虽然赢得了短暂的时间,但仍然拔不出剑来。荆轲赶到,秦王只得躲到柱子后面,用柱子为掩护,与荆轲周旋。

他们两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时殿中还有一人,秦王的御医夏无且。夏无且是个文弱的医生,手无缚鸡之力,他一边叫道:“王负剑!”一边将手中的药囊扔出来,将荆轲阻了一阻。秦王又与荆轲拉开了距离,他将剑伸到背后,用另一只手握住,用力一拔,长剑拔出。而这时,荆轲一脚踢翻夏无且,冲了过来。秦王长剑一挥,在荆轲的大腿上划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这段时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其实时间并不长。荆轲手执匕首,踢开几案冲入殿中时,反应快的大臣已经起身;秦王拔出剑来时,一众宾客已经都拥入殿来。秦王在荆轲的大腿上开了一个口子,群臣已经开始冲向荆轲。荆轲见大势已去,将手中的匕首掷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刺入身旁的木柱中。秦王挥剑,连续向荆轲劈刺,一连在荆轲身上开了八道口子,众臣才拥到跟前,将荆轲压在身下制服。荆轲笑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群臣再看秦王,秦王似乎也抽干了精神,无力地挥挥手,让群臣将荆轲押下去。群臣拖着浑身是血的荆轲,走下殿来,交给郎卫,秦舞阳已经被郎卫们控制。

秦王缓了好长时间,才重新插剑回鞘,坐回到殿前。坐前的几案也已经复原。秦王突然大笑道:”燕欲曹沫之故事,岂可得乎!“随即论功行赏,群臣及诸侯使臣入殿迎战者,各有不同赏赐,特别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


  (https://www.2kshu.com/shu/38820/494055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