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渡河作战
开始的几天,双方隔黄河进行兵力调动,相互都未加干扰,战场上一片平静。待双方各起营垒,稳定阵脚,庞煖被使者给剧辛送来一封信:“昔与子论兵于邯郸,子数屈。今复将论于河上,诚快也!”
剧辛叱道:“彼小子安敢与吾论!且自整军,吾将渡矣!”
使者离去后,一名弟子问道:“子其将战乎?恐有他谋。”
剧辛道:“吾固言将渡,以疲彼军也!”
此后三天,剧辛每天派军出营列阵,摆出要渡河的架势。对岸的赵军见状,也立即派出部队,进到岸边列阵,准备阻击。而燕军见赵军无隙可乘,于午后撤军回营。
第三天,剧辛察觉到对岸的赵军似乎对每天的这个游戏感到厌倦,队伍有些松散。当天夜间,朔风呼啸,气温骤降,次日燕军出营,发现黄河上已经结冰。
赵军于秋收结束才集结部队,到现在又过了一个来月,正当十一月隆冬季节。一场寒流过后,气温骤降,也是常事。如果气温降得足够低,黄河也可能结冰。
黄河是否结冰,并不确定。多数时候黄河上游会结冰,而下游是否结冰则取决于气候,就算结冰,冰期也不会长。
黄河下游结冰基本上意味着两岸交通的断绝:冰层不够厚,无法承载人的体重,但又足以阻隔渡船。本来冬天渡黄河就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结冰,黄河几乎无法渡过。
燕军发现黄河结冰后,立即报告了剧辛。剧辛来到黄河边,查看冰层厚度,随即命令燕军收军回营。
不多时,赵军也来到河边,同样发现河水结冰,并且看到对岸燕军已经开始回营。赵军万人将仔细探查了河面冰冻的情况,派人回去报告。随后庞煖来到河边,下令赵军也收军回营。
接下来的几天里,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强劲的北风卷起漫天黄沙,人几乎无法立足;一里之外的情况完全看不清。
剧辛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每名士兵拆除乡邑邑民的篱笆,制成一个与自己身高大致相同的的网格。士兵们不知所以,只得依令执行任务。
夜里,燕军被带到河边,被要求将篱笆放在身下,全身趴在篱笆上,双手划去篱笆,爬向对岸。
剧辛的几名弟子率先示范,双手连挥,篱笆在冰面上如飞而去。其他士卒见状,也都学着这个样子,俯卧在篱笆上,划去篱笆,向对岸而去。他们的兵器、旗鼓就挂在身后,在冰面上拖着过了河。
半个时辰后,十多里的冰面上,十个营的士卒完全渡完,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又过了一刻,对岸打出多个火把,示意部队已经顺利过河。庞煖遂命令第二批十个营如法过河。
当第四批燕军开始过河时,对岸传来喊杀之声。第一批过河的燕军已经突袭了赵军的营栅。听到鼓声持续不停,而且没有赵军的鼓声,剧辛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孺子敢尔!”
燕军的偷袭进展得十分顺利,不多久就杀到观津、武邑城下。有城池的加持,赵军终于稳定了阵脚,开始向燕军反击。而燕军的后续部队也陆续杀到。由于天色昏暗,狂风大作,双方作战都十分不便,呐喊的人多,真正出战的人少。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人。
随着天色转明,双方终于看清了对方的阵势。赵军惊讶于燕军竟然一夜之间渡过了如此多的人,只能就地据营垒、城池坚守。而燕军一夜之间突破了十多座赵军的营栅,缴获了大批物资,就在赵军营栅内据守,准备早餐。双方暂时沿着观津、武邑一线形成对峙。
早餐后,赵军开始向燕军占领的营栅发起反击。这时燕军在北,赵军在南,凛冽的北风吹打在赵军的脸上,让他们眼睛都睁不开。当他们顶着狂风和箭雨冲到燕军阵地前,燕军一拥而上,戈戟齐举,赵军由于顶风,格斗不便,不几下就遍体鳞伤,败下阵来。燕军跟踪追击,反而又夺取了好几座营垒。城上的赵军眼看着一阵阵狂风从燕军阵地卷向赵军阵地,只疑燕军有天助,见自己人败下阵来,却又无可奈何,不敢出城救援。
燕军连克数座营垒,就听见赵军阵中响起钟声。赵军全军退去。燕军也不再追赶,而是分散开来,围困观津、武邑两座城池。
武邑和观津相距不过三十里,正好是一天的路程。赵军退却后,燕军突入两城之间的空当,把两座城池分隔开来。
经过一夜高技术含量的爬冰渡河,没有休息就投入与赵军的攻防战,燕军十分疲劳。在指定了进驻的乡邑和营垒后,燕军士兵除留少数士卒警戒外,大部分都进入民居中睡觉。
天亮后,由于气温转暖,冰面开始出现响声和裂纹,剧辛中止了渡河。经过一夜四批次的爬冰,燕军已经渡过去四十个营,两万人。这些人有他的弟子指挥和管理,从听到的声音来判断,攻势发展顺利:燕军是鼓声,赵军是钟声。不过,河对岸也派不回来军使报信,军使也不敢冒险爬冰。
燕军已经全部回营休息,准备待夜间河冰再冻结实一些后,继续派兵过河增援。对岸有两万燕军,应该足以支持到天黑。剧辛吩咐瞭望哨密切注意对岸的动静,自己也回营睡觉。
午后,剧辛被一阵阵鼓声惊醒。他爬起来,来到河边,询问瞭望看到什么。瞭望回答说,对岸尘土飞扬,似乎有大规模的作战,但具体情况看不清。
剧辛感到有些不安,就立在岸边观看。随着日影西移,剧辛终于看见有燕军散兵出现在河岸边。他们到了河边,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似乎想过河,却又有些不敢。
剧辛问瞭望道:“彼岸何如?”
瞭望道:“尘土渐大,渐近!”
剧辛心中又是一震。难道两万燕军竟然连一个白天都守不住吗?
更多的散兵出现在河岸。现在剧辛不用瞭望就能望见尘土已经遮蔽了半个天空。在经过一番犹豫后,有士兵拿起昨天弃在岸边的篱笆,打算像夜间那样爬冰回来。爬到河中心,有些地方的冰层突然开裂,河水漫上冰面,浸湿了士兵的衣服。慌乱之下,士兵不住挣扎,致使冰面断裂得更加严重。多数人爬了回来,少数落入水中,被冲到冰层下面,不可能活了。
剧辛派人将爬回来的士卒截下,带到自己跟前,询问发生了什么。士卒回答道,自己正在睡梦中,突然听到鼓声,还来不及列阵,就看见前面的燕军溃散下来,营垒被完全冲垮。赵军随后杀来。
越来越多的燕军士卒不成阵列地往河边逃窜,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兵败如山倒!明明还有足够的人数,有相当的战斗力,但就是无力投入战斗。剧辛大声叫道:“列阵,列阵!”对面的人自然什么也听不见。
岸边的人越聚越多,开始拥挤起来。剧辛甚至可以看见箭矢落在这群拥挤在一起的士卒中,几乎每一箭都会射中一个人。剧辛拼命地叫道:“休聚,休聚!散开,散开!”但徒劳无功。
慌乱之中,燕军开始往冰面上跑。剧辛几乎绝望了,他声嘶力竭地叫道:“未可,未可!回击,回击!”
开始时人还比较少,许多人顺利地跑到河中央。他们的成功鼓励了更多的人跑上冰面,这促成的冰层的全面崩塌。冰在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终于彻底开裂,无数燕军掉落水中。
河中央的尿层首先开裂,随着人数的增加,裂缝迅速向岸边蔓延。最后全部冰层一起开裂,冰块相互撞击着,发出巨响,向下游奔流而去。
令人绝望的情景在每一个燕军士卒的面前展开,伴随着剧辛绝望而又声嘶力竭的喊叫。当冰层完全开裂,并被冲到下游,黄河对岸留下一条长长的河面。绝望的燕军跳下河去,企图游到对岸。多数人入河后不久就被冻僵,向一具尸体样被河水冲走。少数人虽然游到此岸的冰层旁,却无力爬上冰面。极少数爬上冰面的士卒压碎了冰层,重新落入河中。在这场人与冰的较量中,冰赢得了全面胜利,没有人能够突破冰层,游回此岸。
随着赵军出现在视野之中,剧辛看到还有不少燕军士卒正在与赵军做拼死的缠斗。这些还在战斗的燕军多数都身着皮甲,明显是燕氏的公子或贵戚宗亲,还有一些是剧辛的弟子。但在如墙般排列的赵军面前,他们的抵抗是那么无力。赵军士卒用力将手中的武器刺击向燕军,虽然燕军都披有甲,但依然被迫后退。剧辛甚至能看到甲外渗出的斑斑血迹。
年迈的剧辛再也喊不出声来,他无力地坐在地上,失神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披甲的燕军被赵军一一推入河中。不甘的他们立在水中,还在拼命还击。有人拉着赵军士卒一起投入水中,同归于尽。
赵军见燕军入水,也不紧逼,只不许他们上岸。但凡上岸,就再次将他们推入水中。终于,最后一名燕军被河水冲走……
(https://www.2kshu.com/shu/38820/4964473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