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沸反盈天!缙绅反对的真正原因!
推荐阅读:宝可梦:开局一座精灵牧场 开局退婚女帝,我选魔道小黑莲 踹掉前夫后,我和他弟破镜重圆了 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盘龙之规则超脱 大秦:始皇竟要培养我当女帝 魔尊狂妃:逆天布阵师 20世纪巫师生存指南 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四合院:给我逆天悟性却不给知识
开口闭口都是引经据典,《周礼》《论语》信手拈来,三言两语就把岭北的取舍拔高到“三代之治”、“圣人教诲”的层面。
他不说岭北苦寒难守,只说“邦外侯服”不该纳入王畿,暗合《周礼》的分封古制;不提经营耗费钱粮,只讲“近者悦,远者来”,搬出孔子的教化之道。
每一句话都贴着“经义”的标签,看似句句在理,实则用千年不变的古训框定现实的利弊。
你若反驳,便是质疑圣人之言,便是背离祖宗法度,硬生生把一场关于战略利弊的争论,变成了对“圣贤之道”的是否恪守的拷问。
这般以经义为盾,以古训为矛的论辩手段,确实是寻常官员比不了的,也难怪能以状元之身跻身礼部,单论引经据典的功夫,朝堂上怕是没几人能及。
两人话音刚落,立刻有十余位文臣出列附和,一时间奉天殿内议论纷纷,声浪此起彼伏。
“詹大人所言极是!”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户部主事抢着开口,手里还攥着半本账册,“去年往岭北调粮,光骆驼就累死了三百多头,过戈壁时被风沙埋了的粮车足有二十辆,损耗过半,实在不值!这些粮要是留在关内,能多赈济三个县的灾民!”
紧接着,翰林院的一位编修也上前附和,脸上带着几分书生气的固执:“任大人说得在理,那地方连麦子都种不活,顶多长些青稞、燕麦,哪里比得上江南的水田?百姓去了无田可耕,学子去了无书可授,留着何用?难道要让我大明的读书人跟着牧民学牧马不成?”
更有几位来自山西、陕西的地方官,想起往年护送粮草去边地的苦处,也忍不住出声:“依臣看,不如撤了岭北驻军,就在长城沿线设几个互市关口,让蒙古人带着马匹皮毛来换茶叶布匹,既省了运粮的银子,又能免了刀兵之祸,岂不是好?真要打起来,受损的还不是边境的百姓?”
“就是就是,”人群里又响起附和声,“岭北离京师太远,真出了乱子,等消息传到朝廷,再调兵过去,黄瓜菜都凉了!与其劳民伤财守着,不如守好长城以内的疆土,安稳度日才是正理。”
这些文臣你一言我一语,句句不离“损耗”、“无用”、“安稳”,仿佛岭北真是块烫手山芋,不赶紧扔掉就要引火烧身。
他们中有的是真觉得经营岭北得不偿失,有的则是受了詹徽、任亨泰的影响,觉得跟着士绅集团的步调走准没错,更有甚者,心里早算好了账——省下的钱粮若能挪到自己分管的差事上,或是惠及家乡的士族,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事实上,这些士绅缙绅反对建设岭北的真正原因,终究还是落在“利”字上——岭北贫瘠不能耕种,对他们而言便是毫无用处的废地。
士绅阶层的根基在于土地,财富来自田租,权势依托于对农耕资源的掌控。
他们毕生钻营的,无非是兼并良田、扩大佃户,靠着“耕读传家”的名头巩固地位。
可岭北广袤无垠的草原戈壁,既种不出稻麦桑麻,也开不了阡陌田垄,连最基本的地租都收不上来。
即便朝廷将那里的土地分封给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草场荒芜,收不到半粒粮食、半文租银。
对这群视土地为命脉的人来说,不能耕种的土地,纵有万里之广,也与荒漠无异。
既无法通过兼并扩大产业,也不能靠着“教化”当地牧民获取声望,更谈不上像在中原那样,通过控制粮食生产拿捏百姓、左右地方。
岭北于他们而言,是块榨取不到半点利益的绝地,自然不值得朝廷耗费钱粮去经营——与其把银子投在那里,不如用来疏浚江南的河道,或是修缮中原的堤坝,好歹能让他们的田产多几分保障。
这才是他们反对的根源:不是担忧国库空虚,而是那块土地带不来他们想要的利益。
一时间,奉天殿内的争论声越来越大,支持弃守岭北的言论几乎要盖过所有声音,连几位原本倾向于经营岭北的武将,也被这阵仗闹得眉头紧锁,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老朱端坐不动,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在群臣脸上扫过。
这些话,他早已听了无数遍,可今日听来,只觉得刺耳——他们嘴上说着“仁政”、“节流”,心里打的算盘,他岂会不知?
即便先前不知道,经过小胖墩朱高炽提醒之后,老朱也弄清楚了这里面的猫腻。
詹徽出身徽州士绅之家,族中万亩良田,靠着漕运、盐引赚得盆满钵满。对他而言,岭北不能种稻麦,不能开当铺,带不来半个铜板的收益,自然是“无用之地”;任亨泰虽为状元,却早已被江南士绅裹挟,那些人眼里只有自家的田庄、商铺,哪管什么北疆安危?
想到这里,老朱眼神就不由得发冷。这群文臣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却全是私利算计,连江山社稷的安危都能抛在脑后,只盯着自家的田垄账本。但他并未急着发作,而是缓缓侧过脸,看向了站在太子标身侧的朱高炽。
朱高炽今日特意跟着上朝,一身蟒袍衬得他愈发沉稳,早已没了往日的稚气。
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要站出来彻底敲死岭北之事,让那些短视之徒再无置喙余地。
接收到老朱递来的眼神,朱高炽深吸一口气,往前迈了三大步,朗声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这声清亮的嗓音穿透殿内的嘈杂,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詹徽、任亨泰等人见是皇孙出列,脸上闪过一丝紧张——这个妖孽胖殿下,这会儿站出来想干什么?
朱高炽却不看旁人,径直看向詹徽:“詹大人说岭北是无底洞,耗巨资而无收益,敢问大人,洪武五年大军折戟,是因岭北无用,还是因当年未能守住岭北,才让蒙古人有了喘息之机,屡屡南下劫掠?”
“去年蒙古小股骑兵袭扰大同,抢走的牛羊、粮食,折算成银子,够你口中‘耗巨资’的三成了吧?若不经营岭北,将来他们卷土重来,京师震动,到时候花的银子,怕是能填满十个岭北!”
(https://www.2kshu.com/shu/39230/4936079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