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笛卡尔和伦勃朗
推荐阅读:重生之资本传奇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小轩窗,玉珠忙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炮火弧线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收伏荷兰是一件长远的事情,阮大铖知道这件事急不来。
大明必须要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才能让荷兰人考虑这件事情。
奥兰治亲王也会从现在的动心,转为切实推动。
正因为此,阮大铖很注重和奥兰治亲王的私人交往,甚至向他承诺:
“不管其他国家如何,大明都会把殿下视作亲王看待。”
“这已经是藩属国君的最高待遇,英格兰、法兰西的国王,同样不过如此。”
奥兰治亲王对于此事,当然是很欢喜。
因为他的亲王之位是自封的,实际地位高于以前的拿骚伯爵,但是高到哪里,却没有个标杆。
如今大明认为他和英格兰、法兰西国君等同,代表着奥兰治家族的地位,正式提升到国王一级。
即使大明现在对欧洲的影响力很弱,但是作为一个神秘富庶的大国,大明的态度显然会影响很多人。
他再趁势争取几个国家承认,奥兰治家族就能获得正式国王地位。
这符合他的诉求,也让他和阮大铖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虽然两个国家在打仗,但是对于贵族来说,却不耽误他们的交往。
尤其是奥兰治亲王现在还不是荷兰国王,与荷兰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他在一些事情上,更多地考量自身家族利益。
阮大铖通过奥兰治亲王结识了很多贵族,也了解到很多欧洲贵族间的规矩。
虽然他仍旧视欧洲人为蛮夷,不认为大明的使者应该用蛮夷的礼节。
但是想到皇帝嘱咐的入乡随俗、和平共处。他仍旧把这些记录下来,制定大明使团人员与欧洲贵族交往的规矩。
大明使馆的规章制度渐渐完善起来,为后续各国使馆的设立做准备。
葛九思同样没闲着,不过他和阮大铖的工作重点不同:
他要在荷兰为皇帝陛下选淑女。
阮大铖最初得知这点时,很是不可思议,劝阻道:
“在大明选淑女也就罢了,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难道你要让陛下好色的名声,传到欧洲这边来?”
“再说泰西女子高鼻深目、举止又多粗鲁,陛下会喜欢这样的人?”
提到这里阮大铖就一脸嫌弃,他在这边不是没有和泰西女子交流过,但是这些人脸上的雀斑、身上的狐臭,还有粗俗的举止,让他很是嫌弃。
对他来说,江南女子才是最好的,最是温婉可人。
如果不是这次出使时身上戴罪,他在船上一定会带着几个美婢。
葛九思对泰西女子同样有些看不上,但他却知道当今皇帝的审美和世人很有差异,笑着道:
“草原上的女子,难道不粗鲁吗?”
“但是陛下登极以来,却从草原上选了不少人。”
“对陛下来说,女人只要有用,他不在意宫里多几个人,培养几个外戚。”
“你说,如果荷兰议会中如果有陛下的外戚,他们发生什么事,我们会不会早知道些?”
阮大铖想着这件事情,微微点了点头。
此时他已经搞明白,荷兰主要的权力机关就是政府和议会。
甚至议会的权力还要更大些,政府很多事情,都需要议会同意。
如此,也只能“委屈”下皇帝,让他收纳些夷女。
尤其是想到皇帝提到的《蒙娜丽莎》,阮大铖看着临摹画作道:
“皇上喜欢这幅画,未必只是喜欢达芬奇的技艺。”
“就按这幅画选,送几个人回去。”
同意了葛九思的选淑女,甚至打算为皇帝选几个贵女。
但是这些贵族女子,送过去是不能随意退回的,葛九思对此不敢擅专、也拿不定主意。
阮大铖看着画作提议道:
“皇上喜欢油画,不如为有意参选的贵族女子绘画,拿给皇上观看。”
“等到皇上定下了,再把她们送去。”
这是一个办法,葛九思觉得不错,又问他道:
“皇上提到的伦勃朗,你找到了没有?”
“咱家打听了一下,这个人名声并不大,远逊于鲁本斯。”
“是不是请鲁本斯等人,到大明传授技艺。”
因为寻找伦勃朗,阮大铖对荷兰画家很是关注,知道鲁本斯是法兰德斯画家,属于西属尼德兰。
如今鲁本斯正在受西班牙王室委任,在各国进行外交工作。成功让英格兰与西班牙缔结了友好关系,还被喜好艺术的查理一世册封了爵位。
可以说,他是当今画家中地位最高的,技艺也为人称赞。
荷兰则非常敌视他,认为他在英格兰的活动对荷兰带来了威胁。他们在培养自己的鲁本斯,把英格兰拉拢回来。
基于荷兰与西班牙的敌对关系,阮大铖认为请到他的可能并不大。还是皇帝提到过、现在还默默无闻的伦勃朗,更加好请一些。
他向葛九思道:
“鲁本斯地位显赫,而且年事已高,不见得愿意前往大明。”
“不过也可以请他作画,询问试探一番。”
“最重要的还是寻找伦勃朗,皇上对他很重视。”
“若是还找不到,那就发出悬赏,尽量在三月前找到这个人。”
三月、四月是里斯本到果阿出发的时间,能够借助季风航行,半年时间就抵达果阿。
这相比他们来的时候花费了近两年,速度要快多了。
他们在里斯本了解到这些后,就约定三月派船只回到里斯本,沟通派几条船回去。
他希望今年就把伦勃朗送回去,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功绩。
葛九思同样如此,两人开始加大力度采购物资、招揽人才。
——
朱由检的吩咐中,不止让他们寻找音乐、戏剧、绘画等艺术方面人才,天文、数学等方面的人才同样非常重要。
只是相比文艺界的名人来说,他对科学名人更不熟悉,也不知道此时有哪些科学家。除了伽利略外说不出几个名字。
不过他还是安排阮大铖等人搜集学术界的资料,看看能邀请到哪些人。
阮大铖努力之下,得知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如今正居住在荷兰。
这是一个精通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人,阮大铖虽然对他的研究不怎么了解,却还是热情拜访。
笛卡尔之所以避居荷兰,主要是宗教因素。此时他正在书写关于形而上学的一本小书,主要目标是证明上帝的存在,证明灵魂能独立于身体而存在。对前往大明不感兴趣。
不过在得知大明的宗教政策很宽松、完全是世俗社会后,他向阮大铖推荐了梅森。因为他得知梅森在书写一本“邪恶之书”,很可能是偏向无神论的。
这种图书很受教会敌视,在法国出版的危险很大。如果出现问题,大明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庇护地。
梅森在后世出名的是梅森素数,他在此时的学术界,同样享有大名。
此人交游广阔,笛卡尔、费马、罗贝瓦尔等人,都通过他交流。这些人在梅森的住所聚会,被誉为“梅森学院”,是法兰西科学院的前身。
阮大铖通过笛卡尔,开始和欧洲学术界建立联系。
各个科学家的名字被他搜集起来,传给大明皇帝观看。
他本人也开始和这些人建立联系,以备在皇帝下达命令时,邀请这些人过去。
最让他欢喜的一件事,还是找到了伦勃朗,这位年轻人愿意前往大明。
——
“康斯坦丁·惠更斯,他是我的秘书,擅长音乐和绘画。”
“他在三年前找到了两个年轻人,认为他们可以成为荷兰的鲁本斯。”
“一位是扬·利文斯,一位是伦勃朗,他们在莱顿合作建画室。”
向阮大铖介绍着伦勃朗,奥兰治亲王有些得意地道。
在得知阮大铖很重视寻找这位画家后,他同样投入了很大精力。希望先一步招揽这个画家,让他像鲁本斯一样,成为自己的外交官。
阮大铖只给了个汉语音译名,他以为寻找会很难。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秘书三年前就接触过伦勃朗。认为这个年轻人,有可能成为荷兰的鲁本斯。
尤其让他满意的,是这样的人才有两个。伦勃朗和扬·利文斯两人,都受到惠更斯的赞誉。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劝说伦勃朗,希望他以自己外交官的身份,去大明为大明皇帝服务。
并且许诺自己若成为荷兰国王,就册封伦勃朗为贵族。
(伦勃朗自画像,《戴饰羽帽的自画像》,1629年)
伦勃朗此时是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而且没有成家,自然很愿意冒险。
尤其是他出身磨坊主家庭,自幼学习的是神学,在大学学的是法律。因为信奉的教派在宗教斗争中失败,退学转学绘画。
他的心里还是很向往从政的,很羡慕鲁本斯在西班牙的地位。
在得知奥兰治亲王想培养荷兰的鲁本斯后,年轻而有冒险精神的他,很快就答应了。
他希望能够获得爵位,摆脱磨坊主家庭的地位——
在荷兰甚至整个欧洲,磨坊主都是经常被取笑的对象。他们普遍背负着骂名,被人们当成是骗子、敲诈勒索者和通奸者,靠着天平玩弄女性。
伦勃朗去莱顿大学读书,就是他的家族摆脱这个地位的努力。
只是很不幸他失败了,没有读完就退学转学绘画。
阮大铖对他的经历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在看到他的作品后,很快就明白了,皇帝为何重视此人:
伦勃朗在光影上的造诣,简直前所未见,这是一个有可能与达芬奇等人比肩的人。
尤其是画中的光影和色彩,让他想到了在笛卡尔那里看到的光学实验,赞赏道:
“以光影入画,伦勃朗先生的画作果然独树一帜。”
“我在笛卡尔先生那里看到他用光的折射解释彩虹,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的颜色。”
“伦勃朗先生以光影变化绘画,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伦勃朗听到后兴奋地道:
“光的折射定律,阮先生也知道这些吗?”
“它是莱顿大学的斯涅耳教授发现的,只是没有正式公布。”
“没想到笛卡尔先生也知道。”
显然,曾经就读于莱顿大学的他,听说过这个知识。
并且在绘画之时,受到很多启发。
阮大铖听到伦勃朗连这些学术界最前沿的知识都知道,对他更看重了。
这样一位好学不倦的年轻人,能给大明的绘画界带来很大变化。
尤其是伦勃朗学过拉丁文,能够熟练地使用拉丁语。这让他更是满意,嘱咐道:
“你在船上,一定要好好学汉语。”
“这是一部拉丁语汉语词典,希望你下船的时候,就能熟悉汉语。”
赠送了一部词典,还有拉丁语汉语双语的四书。
学会这些,伦勃朗能更快地融入大明,获得皇帝赏识。
在伦勃朗的帮助下,阮大铖购买了许多专业绘画工具和颜料,并且招揽了一些不知名的画家,带他们一起去大明。
同时,阮大铖还派人去德意志,招揽工匠等人才。
这个地方邦国众多、而且现在很乱,瑞典和神圣罗马帝国正在进行战争。
阮大铖得知后就没有过去,只是花钱委托荷兰人去招揽人才。
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乱,德意志的工匠很出名,尤其是制造武器的枪匠,研发了簧轮枪、线膛枪等新火器。
朱由检专门提过这点,让阮大铖招募德国枪匠和雇佣兵,带着工具回去。
到了二月下旬,这些人陆续回返,带回了需要的东西。
阮大铖把这些都装上船,自己亲自坐船,从海牙前往里斯本。
他和孙元化带领的另一拨人将在这里会面,决定让哪些人留下、派几条船回去。
阮大铖本人是想回去的,但是他又知道,自己回去之后,在朝堂上也无法站稳脚跟。
或许靠着此行功绩,皇帝不会把他下狱。但是在家乡当个富家翁,却又非他所愿。
还不如继续留在欧洲,完成皇帝的任务,让皇帝刮目相看:
『荷兰是个用武之地啊!』
『皇上说这里像是春秋战国,果然有些相似。』
『典籍上记载的纵横权谋之术,完全能用在这里。』
『如果我能兵不血刃收服几个藩国,将来甚至能获得封爵的机会。』(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420/128374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