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宋悍臣 > 第364章 这通缉令是你吗?

第364章 这通缉令是你吗?


杨怀敏又笑呵呵的道:

    “昨夜林夫人去了开封府衙,就算她当场大发雷霆,可那么晚了,也没有几个衙役在府衙当中为她奔走。”

    “更何况开封府尹还在家中养病,群龙无首之下,大娘娘才想要让宋状元挑起大梁。”

    “我今日在来的路上,倒是听闻今天许多衙役上街寻找她儿子。”

    “人是在祥符县境内丢的,在开封县境内寻找能有什么用?”

    “我还是怀疑她是自导自演,根本就不着急自己儿子的处境。”

    宋煊也没搭茬,这是杨怀敏透露出来的消息,他倒是明白了林夫人为什么如此有恃无恐。

    原来是刘娥发话了,指定了此案的负责人。

    杨怀敏进了屋子感觉到凉爽,用手帕擦了擦头上的热汗。

    光是走这么一段路,便被炙烤的汗如雨下。

    “大娘娘说差人求雨,过去多少日子了,也不见下个大雨。”

    杨怀敏又吐槽道:

    “以往年年都水淹东京城,今年倒是奇了怪,能热的晒死个人。”

    宋煊站在门口抬头瞥了一眼大太阳,又迅速低下头躲避日光:

    “如此极端的天气,必然会引来另外一个极端的天气。”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大雨一直下,水淹东京城的戏码还会再次上演的。”

    “那不可能,宋状元多虑了。”

    杨怀敏连连摆手:

    “司天监的人都在观测什么时候能够下雨,可一直都没有迹象,要不然也不会请求大娘娘求雨。”

    宋煊也没有必要砸了人家的牌子,自己顶上去干活。

    这种机构,精通“糊弄学”就成了。

    在历代王朝当中,技术官员的地位都比较低,也容易受到轻视,甚至都不被视为士大夫群体。

    但是对于国家而言,又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司天官一般都是家族世袭的。

    如今大宋的司天官还是从大唐传下来的周家周克明。

    周克明虽然担任着正官,但是也八十多岁了。

    如今是他的那三十多岁能力最为突出的学生杨维德主要承担工作,老周亲儿子作为辅助。

    主要是杨维德在理论方面极为厉害,编纂了六壬神定经,虽说如今也没有具体成书,但是已经开始写了。

    当然了,除非像宋太宗一样,他对于掌握观测天文能力的民间术士,有着极强的戒备心。

    甚至刚登基不久,他就下令把所有懂这方面的人都送到开封府来。

    敢有藏匿的直接弃市,举报者赏三十万钱。

    一年后,宋太宗就重申这些人都是小人在装神弄鬼,所有藏匿的各种阴阳书都送到皇宫来。

    他如此计划垄断研习天文知识的途径,是想要将吉凶祸福的解释权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上。

    为此还单独设立了一个独立于司天监的机构,翰林天文院。

    你们可以说我赵二不能打,但是你要说我不懂政治,那你就不配与我说话。

    天圣二年的时候,杨维德大张旗鼓的向皇帝汇报有日食,结果没有来。

    大臣们表示这并非是司天监预报不准,而是因为官家的德政以及贤臣在位感动了上天,才特地取消了本该发生的日食。

    大家都上表称贺。

    当初的赵祯都被这帮臣子们哄成胎盘了,真以为是自己的缘故。

    现在他被宋煊教育影响了一通,赵祯连求雨的动作都不想搞了。

    就算赵祯目前心里对司天监不那么感冒,可是他爹以及他爷因为大宋“武功”不甚辉煌。

    尤其是真宗与契丹达成澶渊之盟后,觉得自己形象受损,用天书和封禅来淡化和议的耻辱,司天监自是要上报五星会聚的祥瑞。

    像这种拍马屁的活动,也不是一两次的。

    以至于大宋的这种天文知识,还不如大辽准确。

    搞得使者只能嘴硬正统在大宋,绝不是在契丹人这里。

    在大宋主要是司天监与翰林院全都勾结起来,就只上报暗地里商量好的完全一致观测文书,甚至天文仪器,也彻底沦为摆设。

    业务水平下降,给皇帝呈报的天象,也不过是从民间流传的小历推算出来的结果。

    直到五十年后沈括才算是给大宋的天象历法掰回正轨。

    有这几次司天监的操作,宋煊对于他们的表现是极为不信任的。

    他们甚至都不如田间地头的老农人,更准确的判断天象。

    “但愿他们说的是对的。”

    宋煊重新坐在椅子上,解开自己的扣子,扇了扇风。

    杨怀敏也笑呵呵的坐下:

    “宋状元,这林坤您是打算怎么办?”

    “他这两日已经跟着队伍一起去清理沟渠了,兴许习惯了这种生活。”

    宋煊脸上带着笑:

    “待到八月十五之前,我定然会放他回家团圆,也算是给林夫人一个面子,免得她现在儿子倚靠不住,连夫君也靠不住。”

    杨怀敏努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咳嗽了一声:

    “如此,也算是对大娘娘那里有个交代。”

    “东京城百万人口,茫茫人海,想要寻一个被藏起来的人,难如登天。”

    宋煊挥舞着扇子:

    “既然林夫人笃定是被人绑架勒索钱财,那还是等着人来送消息,放人出去找,能找得到,算他林仲容运气好。”

    杨怀敏脸上带着笑。

    果然宋状元那也是会办事的。

    真以为她在大娘娘身边受人尊敬,这帮文臣武将对她的嚣张跋扈就能容忍?

    做他娘的春秋大梦去吧?

    这种围绕着你转的待遇,就算是杨怀敏他们这帮宦官都没得到过。

    更不用说一个被更加防范的女子了。

    你想当上官婉儿,满朝文武可没有几个人能答应的。

    待到于高把签过字的供词拿给宋煊看的时候,宋煊先给他倒了杯凉茶,让他解解渴。

    于高道谢一饮而尽,觉得这杯凉茶可真是过瘾呢。

    他详细描述了方才林夫人又大发脾气的言行,总之就是张牙舞爪,恨不得活吞了大官人。

    “杨太监,您瞧瞧,我是帮她寻子之人,她恨不得对我生吞活剥,就因为我是个好人,没有绑架了她儿子。”

    “哎。”杨怀敏库库笑出声来:

    “宋状元,昨夜我就已经经历过此事了,好人能有什么好下场啊。”

    “哼哼。”

    宋煊长吁短叹的道:

    “好人就该被别人用刀指着,这世道真他娘的怪!”

    杨怀敏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宋状元的话当真是鞭辟入里。”

    “不过是多见了些人的嘴脸罢了。”

    “那我就不多叨扰宋状元做事了,此事我还是要赶快回去与大娘娘汇报一二,毕竟林夫人是大娘娘身边人。”

    “此事不看僧面,还是要看佛面的,宋状元还是要往心里去为好。”

    “行,多谢杨太监的提醒。”

    宋煊站起身来:

    “我会派人去祥符县了解情况的,毕竟此事还需要开封府出面,与祥符县知县陈诂沟通,要不然人家凭什么听我的话。”

    陈诂的背景,杨怀敏也晓得。

    不过他这个岁数才当上赤县的知县,那前途也就那个样了。

    绝无上位宰相的能力。

    不像宋状元,前途光明,杨怀敏就算是有功利心,那也非常愿意同宋煊交好。

    就算跟他岳父曹利用有隔阂,可是自从宋煊展现出价值来,其余人也得考虑与曹利用的关系缓和起来。

    如此,才能对自己更加有利。

    就比如罗崇勋这个内侍,曾经被曹利用当众脱了帽子训斥,让他丢了面子。

    老曹有了宋煊撑腰后,如今罗太监也是呵呵一笑,表示没有过这种事。

    赵祯总算是从屏风后面出来了,在宋煊他们出来后,他活动了一二。

    “十二哥,事情办妥当了?”

    “妥当个屁。”

    宋煊重新靠在躺椅上:“谁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就被绑架了呢?”

    “这种事丝毫线索也没有,又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就算是找,那也是两眼一抹黑,我总不能带人去祥符县,打陈诂的脸吧?”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小心眼,但是我若真是那么干了,不就是在昭告天下他陈诂是个废物吗?”

    “今后吕相爷还怎么提拔他这个妹夫?”

    宋煊的话让赵祯一愣,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办案子还要考虑如此诸多的事情。

    “十二哥,我不明白。”

    赵祯坐在一旁,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陈诂他本就没有十二哥的本事,如何还能不配合你破了案子?”

    “话是这么说,但事情不能这么办!”

    宋煊很想说大宋官场那也不是打打杀杀的,尤其是大宋党争几乎很少要让人身死的。

    许多人都清楚自己不可能在高位上站一辈子,风光一辈子,所以手下留情那也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不是有大娘娘口谕吗?”

    赵祯觉得此事若是能帮助林夫人也行,虽然她这个人办事不地道,但毕竟她儿子也是无辜的。

    “六哥儿,有大娘娘口谕,我就一定要去做吗?”

    宋煊睁开眼睛,瞧着赵祯:

    “口谕这种事,谁知道是真是假?”

    “亲耳听到的吩咐,就一定要去办吗?”

    “就算是有遗诏在大臣手里,可都不一定能够保命,反倒成了九族的催命符。”

    像这种有关皇家的事,晏殊可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过宋煊,千万不要牵扯太深了。

    历史上许多权臣都没有好下场的。

    赵祯作为儒学的好孩子,可是没少读史。

    他立即想起来了,窦婴与田蚡的争斗,以至于被汉武帝接机清除前朝势力,强化本身皇权的意图。

    就算窦婴手中是真的汉景帝遗诏,那在刘彻那里也成了假的了。

    大宋皇帝没有大汉皇帝那么有政治觉悟。

    就算是历代十三四岁的大汉皇帝,那也是纯种的政治生物,你搞不赢他们的。

    但有些事,宋煊还是要注意一二。

    赵祯总算是明白十二哥为什么不喜欢当尹伊、霍光之类的臣子了,风险太大了。

    “十二哥你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未曾胜先想败的后果,这样才能让我头脑不至于太冲动,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谁都不放在眼里。”

    “嗯?”赵祯更加不解:“此话何意?”

    “孙子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宋煊打了个响指:

    “诸如大宋名将曹彬灭南唐的时候,花费半年时间在长江上造浮桥,就是先确保退路无虞再进攻。”

    赵祯再一次确认十二哥他是真的读过孙子兵法,并且全都记在了心中。

    如此兵书在大宋民间是根本就无法流通的,属于禁书的一种。

    全都被朝廷给收上来了。

    唯有太宗皇帝的图才能赏赐给下面的臣子,让他们去学习揣摩平戎万全图。

    此图需要十四万人马才能铺开,宽度就有十七里。

    规模浩大,气势非凡。

    此图设定,就是如果契丹人敢于直接向平戎万全阵发起攻击,定然能让其有去无回!

    赵光义丝毫不考虑燕云十六州有那么合适的地界方便他开展此阵,也不思考契丹人为什么傻乎乎的冲阵,就不能绕过去吗?

    契丹人的铁骑机动性可是比大宋强的很。

    若是冲击侧翼,或者后部迂回,宋军必定全阵大乱,完全陷入混乱当中。

    “十二哥,你要不要看太宗皇帝亲自制图的平戎万全阵,方便你将来领兵能用得上?”

    “别了吧。”

    宋煊连连摆手道:

    “臣已经有了太宗皇帝的圣遗物铠甲护身,这大阵图就不必看了。”

    “我将来也没什么机会率领十几万大军,官家还是留给其余将军去观摩学习吧。”

    宋煊知道赵光义不擅长军事,但他一定懂人心。

    如此闭门造车精心炮制的纸上谈兵阵图,授予千里之外的将帅,赵光义不知道后果吗?

    他知道的!

    但这就是帝王心术。

    因为赵光义懂得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外面的大辽短时间内无法覆灭大宋。

    可是赵光义不能像他大哥一样能打胜仗,就必须要防范着大宋成为“后宋”。

    大唐的荣光在前,但是后面的烂摊子需要大宋来填补。

    对于士卒的防范,那是有过之而不及。

    赵祯完全能看得出来宋煊脸上的嫌弃之意。

    他不懂军事。

    但是懂宋煊啊。

    要是好东西,十二哥怎么可能对这种先帝遗物不感兴趣呢?

    “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重任,难道十二哥不想担了吗?”

    “若是覆灭西夏这种灭国战事,我可以挑大梁,可一旦跟辽国开战,就不是我说了算的。”

    宋煊耸耸肩笑呵呵的道:

    “因为目前而言辽国还是很讲信用的,他们收了钱是真的办事。”

    至于后面的敲诈增币的事还没有发生,宋煊也没法拿出来说。

    “辽国还能控制住手下部落不来南下打草谷,若是真的发生战事,还是官家亲征为好。”

    “就算官家不亲临前线,可是坐镇澶州那也是对前方士卒极大的鼓舞,同样避免了像澶渊之盟的尴尬场景。”

    “若是功成,那也是官家的功劳,而不是有贪天之功的大将出现,对于君臣都是极好的结果。”

    赵祯承认大辽是讲信用的。

    人家大辽自认为是王朝正统,继承了大唐。

    甚至在北宋与金约定灭辽的时候,辽国使者还在童贯面前大叫着,宋辽两国百年誓好,你骗得了人,欺骗不了苍天!

    然后战事发生后,辽国就在北宋士卒面前彻底找回了自信。

    因为其余朝代就算与外族讲和给钱了,也会时不时的出现有人南下打草谷的操作。

    匈奴人就算大汉和亲给赏赐,他们照样没有信用。

    唐朝的时候也和亲给赏赐,这群游牧民族也不讲信用。

    再加上大宋给契丹人那点钱,就当是打发叫花子一样的。

    甚至这些钱都出不了宋境,就被使者花掉购买一大批奢侈品,供应上层契丹人享乐。

    因为双方一旦打起仗来,别说一年三十万,就算是三百万贯那也只够发部分士卒工资的。

    宋夏之战,除了国库掏钱,赵祯也掏钱补贴。

    王尧臣核算过一年的军费就支出二千万贯左右,还不算其他突发事件。

    但是大宋并没有因为这点岁币钱就获得太多的好处。

    因为它需要花费更大一笔钱,养着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士卒,用来防范辽国。

    宋朝的冗兵和积弱是并存的。

    最终两国一起快乐的腐化下来,被金给打的各自残缺了,没过几年金朝也腐化了,被蒙古人给打了。

    辽金夏都在宋朝之前灭亡。

    蒙古人进了中原,也没有从腐化的圈子里爬出来。

    蒙古上层贵族也腐化的极快,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要不是北方的汉世侯们过于努力,南宋还能继续坚挺着。

    宋煊在枢密院的时候看过以前军事上的各种账簿,他就觉得大宋这种先天残缺的垃圾军制。

    当真是既浪费钱又是浪费人。

    宋煊作为宋臣算了一笔军事账,真觉得三十万的岁币还挺划算的。

    不改军制。

    打仗?

    打个屁的仗。

    赵祯咳嗽了一声:

    “十二哥,我亲征?”

    “当然了,到时候太子坐镇开封府,你亲征有何不可?”

    “如今距离五代十国已经很久远了,士卒吃人喝血的事情几乎要被磨灭了。”

    宋煊也不敢打保证,五代十国残余的风气真的磨灭了。

    因为南方还有吃人的事件发生,并不是所有蛮人都臣服大宋呢。

    赵祯对于这件事是极为看重的。

    他也梦想着能够在自己执政的时候,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祖上的遗志。

    “可是我现在还没有生孩子。”

    “六哥儿,你就在玉清宫养身体,不要轻易回皇宫去。”

    宋煊咳嗽了一声:“我觉得皇宫不是个能养活婴幼儿的地方。”

    “为何?”

    “你自己数数先帝的孩子有几个活到成年的?”

    宋煊也是一脸凝重的道:

    “反倒在宫外的赵氏宗室,多子多福的,六哥儿还是要多想想缘由。”

    赵祯一下子就面露惊恐之色。

    太宗皇帝的九个儿子,只有三个活到成年并且留下了后代。

    真宗皇帝有六个儿子,前五个都早夭了,连带着两个女儿,如今还仅存一人重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赵祯站起身来,来回走动。

    因为他爹本来也是一个闲散王爷,大哥疯了,二哥暴毙,才落到他的头上。

    至于父皇的几个兄弟,寿数也都不长。

    甚至都不如太祖皇帝的后代繁衍的多。

    “难不成皇宫当真不适合我等居住?”

    “我每次去皇宫都觉得有点阴森森的。”宋煊回了一句。

    大宋皇宫前身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衙署。

    后梁建都开封后,作为皇宫使用。

    后晋、后汉也是如此。

    郭威上位前放纵士卒大掠开封三天,不说杀的血流成河,那也是没什么好环境。

    随后他也建都开封。

    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禁止士卒侵扰,不许烧杀抢掠,然后在此建都。

    说是北宋皇宫,历代战火,不知道里面死了多少人。

    朱温宠幸儿媳妇也是在这里,儿子们外出打仗,就叫儿媳妇们进宫陪睡。

    儿子们也无所谓,反倒还利用妻子来争宠,增大自己继位的机会。

    赵匡胤也就扩建了皇城东北部分,真宗皇帝则是下令砖垒皇城,成了开封城唯一的砖砌城墙。

    赵祯也想扩建皇宫,但是因为百姓们拆迁不满意,就此作罢。

    直到宋徽宗上位,由蔡京、童贯大规模扩建。

    如此才形成了一座不如唐长安、洛阳皇宫宏伟,但至少功能齐全、布局复杂的皇家建筑群。

    “阴森森的?”

    宋煊如此一说,赵祯也是感觉自己不是很喜欢皇宫,太压抑了。

    “十二哥,难道我就一直住在宫外吗?”

    “玉清宫可不比阿房宫差,秦朝的天下第一宫,不如大宋的天下第一宫奢华,关键是阿房宫还没有建成。”

    宋煊靠在躺椅上:“六哥儿不觉得自己在玉清宫更加自在一些吗?”

    赵祯在玉清宫待的时间久了,是想要返回皇宫去。

    毕竟皇宫才是皇帝该居住的地方。

    可是宋煊都如此说了,定然不是无的放矢。

    赵祯对他是极为信任的,尤其在子嗣这件事上,赵祯很看重。

    “自在是自在,但是我已经收到一些劝谏之言,恐怕。”

    “你就当他们是放屁,万一是大娘娘派人测试你呢?”

    听到宋煊如此言论,赵祯眼睛立即就睁大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方面的操作。

    “不,不会吧。”

    赵祯都有些失语了。

    宋煊瞥了他一眼:

    “六哥儿,你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好掌控了,你觉得大娘娘对你的服从性测试,今后还会少吗?”

    赵祯立马就不言语了,他不敢保证。

    任谁都能瞧得出来,大娘娘的权力心很重,更加不愿意撒手。

    赵祯想要亲政的心思,早就写在脸上了。

    “好啦。”

    宋煊睁开眼睛宽慰道:

    “方才不过戏言尔,六哥儿不必在意,一会你想吃什么?”

    “我让焦明去单独做一份。”

    赵祯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些什么。

    醉仙楼。

    没毛大虫马六摸索着自己的光头,坐在一旁。

    打量着较为奢华的包厢。

    他着实没想到无忧洞的人都光明正大到这个地步上来。

    瞧瞧人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

    连官府给颁发的酿酒牌照都有,不愧是根深蒂固的无忧洞。

    实力毋庸置疑。

    “马六郎,怎么想起到我这里喝茶了?”

    苍鳞脸上带着笑意,给马六斟茶。

    马六端起茶杯吹了吹,又放下,叹了口气:

    “实不相瞒,兄弟我差点栽了,幸亏平日里没偷懒,搞了条密道,这才跑路了。”

    “哦,倒是有所耳闻,你的人大部被关在了开封县衙,听闻宋状元会放人出来清理淤泥,你没瞧见你的兄弟们?”

    “没敢去打听。”

    马六拍了拍自己的光头:“这下子真成没毛大虫了。”

    “马六郎何必如此颓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过不了一两年,你也就该起来了,没命社重振雄威,不在话下。”

    不要钱的便宜话撒出去,倒是让马六心里有些痛快。

    “苍大哥,其实小弟今日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劫狱的事,我无忧洞可干不了,至少这位宋状元担任开封知县的任期内干不了。”

    苍鳞又给马六解释了一遍:

    “你是不知道,自从开封县来了个宋状元,立地太岁的威名可是把街上的宵小给吓的不敢犯事,全都跑去了祥符县。”

    “最近清淤,抓了不少泼皮给扔进监牢去清淤,奇了怪了,这帮泼皮倒是没有一个人跑的,反倒是鼓动旁人去跑路。”

    “更不用说开封县的这些衙役捕快被他养成了跟死士差不多,他宋煊一声令下,说不准这帮人都敢冲击大宋禁军。”

    “他们开封县衙里藏钱的地窖,听说都不够用了,开始挖新的。”

    “我敢去捋这位立地太岁的虎须吗?”

    苍鳞说到这里也叹了口气:

    “你也知道他发布布告之事,我无忧洞的买卖短期内也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我都不敢去招惹他啊。”

    没毛大虫马六摸着自己的胡须,细细思索。

    旁人以为他长得五大三粗定然是那莽夫,可人家心思细腻着呢。

    要不然早就被官府一网打尽了,如何能逃出生天?

    他听出来苍鳞话里的意思,就是想要打开封县衙钱库的主意。

    但是想要让自己去给他打前阵,试试有多少坑。

    “苍大哥,这位宋状元的名声我也听说过,确实不好惹啊。”

    “不错,他岳父又是曹利用,当朝枢密使,说不准这次剿杀你没命社便是有宋煊的命令。”

    “不。”没毛大虫连忙摆手道:

    “苍大哥有所不知,这件事绝不是宋煊所为!”

    “嗯?”

    苍鳞认为这件事跟宋煊脱不了干系。

    要不是他这个开封县知县下令,哪有那么正好的精兵强将突然去突袭没命社老巢的?

    他确实想要鼓动没毛大虫去开封县衙探探路。

    “你为何敢如此肯定?”

    没毛大虫便把这阵子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给苍鳞说了。

    听的苍鳞目瞪口呆,原来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如此之多。

    先前他还以为是陈氏兄弟找没命社去刺杀宋煊,结果就给五百两黄金,所以他们来无忧洞找人。

    原来是皇太后身边的那个林夫人所为。

    她是因为樊楼的事,所以把怒气都撒在了宋煊的头上。

    果然是女人,说话做事就是不过脑子。

    “所以你没命社被突袭,是这个姓林的女人调遣了军队,想要杀人灭口,连带着她派来联系之人,也一并杀死?”

    “对。”

    “不对。”

    苍鳞下意识的反驳:

    “我觉得有问题!”

    “什么问题?”

    “一时间说不好。”

    苍鳞站起身来溜达了数步,思索着其中的逻辑。

    他总觉得不对劲。

    但是又没有更多的信息,帮助他分析。

    “苍大哥,其实我今日来是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

    苍鳞回过头望着他:“我们之间互惠互利,今日兄弟你有难,我如何能不帮忙?”

    “我想要与苍鳞大哥平分本该属于我们的金子。”

    一提到金子,苍鳞立马来了兴致:

    “好兄弟,请细说。”

    没毛大虫马六把他绑了林夫人唯一儿子的事,和盘托出。

    到时候要赎金,还需要借助无忧洞的地下通道。

    方能避开官军与开封县衙役的追捕。

    “原来这件事是你做的。”

    苍鳞当然知道今日一大早开封府的差役们就上街寻人的事。

    他确实没想到没毛大虫马六的老巢被端了,他还能在如此危局当中,短时间想出解决办法。

    “小弟不才,但是却知道当今世道想要活下来,自是要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

    “好。”

    苍鳞坐在椅子上,笑了几声:

    “从今往后,马六郎的事,便是我的事。”

    “我们全力合作,敲她姓林的一笔大的,到时候咱们三七分。”

    “苍大哥如此帮助我,我如何能占据七,必须要五五分。”

    没毛大虫马六把自己的胸脯拍的震天响:

    “这也是小弟来找苍大哥一同做买卖的诚意。”

    “哈哈哈。”

    苍鳞当即大笑起来,握住马六的手:

    “好兄弟,事成之后,那我们便五五分!”

    “好大哥。”

    没毛大虫马六也是紧紧握着他的手。

    二人相视大笑,随即又喝茶。

    商定了一些细节后,没毛大虫告辞,说自己准备派人去林府送书信,免得夜长梦多。

    苍鳞站在窗户旁,瞧着没毛大虫离开,脑袋一歪:

    “跟上他。”

    “是。”

    待到人离开后,苍鳞冷笑一声。

    没有我无忧洞的协助,你连一点金子都没机会拿走。

    如今尚且还如此贪心,真是活该你被人端了老巢。

    没毛大虫马六那也是老江湖。

    他觉得无忧洞的人吃相太难看了。

    什么力都没有出,就想着要七成!

    还得趴在地上求他跟三成。

    这笔买卖不划算。

    五五分成他明着答应,可是一旦到了无忧洞的地盘,怕是得被黑吃黑,一两金子都拿不到了。

    可是不与无忧洞的人合作,又没有能让他拿钱之后安全逃脱的办法。

    没毛大虫思索了一会,又进了瓦子里看戏,想着要甩掉后面的跟踪之人。

    林夫人在家大发雷霆,盆盆罐罐都摔烂了许多。

    更让她恼火的是,宋煊让自己回家等绑匪的消息,可也没有把她夫君给放回来。

    听到仆人的汇报,说是在街道那边清淤,整个人都臭的发烂。

    林夫人觉得自己白交那么多钱了。

    更让她生气的是宋煊公事公办的作风,丝毫没有为她来回奔波的意思。

    “他竟然敢连大娘娘的话都不放在眼里,你给我等着!”

    说话间,林夫人又扔掉了手中的瓷杯。

    砸的稀巴烂。

    周遭仆人大气都不敢出,只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波及。

    像大宋士大夫都不怎么喜欢做轿子,至少是不想把人畜力化的风气。

    可林夫人脚受伤了,就是要把人当畜力用。

    光是如此模样,宋煊就不会待见她的。

    更何况本来就不像是一个正常母亲的反应,让人如何不怀疑她是在自导自演?

    许是在权力中心待待太久了,身上早就没有残留多少人味了。

    林夫人等了一夜都没有等到劫匪的书信。

    但是宋煊确实等到了没命社没毛大虫马六的求见。

    “你,无毛大虫?”

    宋煊打量着眼前这个憨厚的汉子,眼里露出迟疑的目光。

    “小人的无毛大虫也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称呼。”

    他丝毫不敢纠正宋煊的空耳。

    “你怎么头上有毛啊?”

    宋煊又笑了一声:“我懂了,你是下面没毛,是吧?”

    “大官人愿意信哪个说辞,小人就是哪个。”

    没毛大虫马六脸上陪着尴尬的笑容。

    要不是真没辙了,走投无路的,他也不敢自投罗网。

    但是听说宋煊做事不拘一格,连对犯人都那么“优厚”,相比自己主动前来,想必也会罪减三等的。

    “行了,本官可没空与你说这些。”

    宋煊拿出通缉令上的画像,让王保放在马六的脸庞对比:

    “这通缉令是你吗?”

    “回大官人的话,这是我。”

    马六还看了一眼通缉令上的表情,做了同款表情让宋煊辨认。

    “不,这就他妈的不是你!”

    宋煊连连摆手道:

    “这个画像上的人才是没毛大虫马六,你是无毛大虫马六,两个人不相干。”

    “啊?”

    马六没成想自己斗胆来宋煊面前谈谈。

    可他竟然说我不是没毛大虫?

    这如何能行?

    “我是啊,大官人。”

    宋煊冷笑一声:“在官府面前,你怎么证明你是没毛大虫马六?”

    “我!”

    没毛大虫马六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宋煊伸出手来:

    “第一你又没有在开封县的户籍上,没有人能够证明你是没毛大虫马六,所以本官也不能够断定你就是没毛大虫马六。”

    “第二,你这个挺好的大宋良民,如何能自认匪徒?显然脑子有些不正常,需要送到福田院养一养。”

    “第三,你自己个提供匪徒的线索承认自己是通缉令上的人,这赏钱也发不到你的手上。”

    屏风内的赵祯,也是被宋煊的话给绕糊涂了。

    明明他自己个都承认了,十二哥为什么说他不是呢?

    宋煊说的话,让马六都无法接受。

    通缉令上的人,宋状元竟然会认为本人就该长成画像上那样。

    可是遍数大宋的通缉令,哪个犯人真的像啊?

    能有三分像,那就是画师的手艺好。

    “大官人,我都糊涂了。”

    没毛大虫马六眼里全都是不明白,若是寻常知县见到自己这个匪首,岂不是喜笑颜开,立即招呼左右把自己关进大牢里立功。

    偏偏宋状元认为自己不是,是不是的也得审一审啊!

    “确实你糊涂了,正常人谁来承认自己是通缉令上的人呐。”

    宋煊毫不在意的倒了杯凉茶,推到他面前:

    “定然是今日过于炎热,把你给晒糊涂了,喝口凉茶解解暑,然后滚蛋吧。”

    马六下意识的咽了下口水,他真的糊涂了。

    然后顺从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只觉得透心凉。

    最后马六灵机一动:

    “大官人,开封县衙大牢里有我的小弟,只要您把他们喊来,让他们辨认,便知真假!”

    啪。

    宋煊猛的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指着他道:

    “我说你叫无毛大虫,你听不懂人话,非得要我把你扔出去吗?”

    没毛大虫马六被宋煊的气势所迫,一下就跪在地上下拜:

    “大官人,小人第一次说实话,我真是没命社的首领没毛大虫马六,您一定要信我啊!”

    宋煊翻了白眼,他妈的。

    这件事自己本来就不想掺和进去,谁知道里面有什么算计。

    那姓林的蠢女人,就算帮她找回儿子,也不会落个好。

    反倒是惹一身骚。

    要不是赵祯在这里,宋煊真的会把他乱棍打出去。

    “你来这做什么?”

    “小人想要与大官人做上一笔交易。”

    “端的是胆大妄为。”

    宋煊重新坐下,瞧着埋首在地的马六:

    “说说看。”

    “林夫人花费两千两黄金要小人刺杀于您,假意称自己是开封府尹陈尧佐的官家,但是小人素来多个心眼,派人去跟踪,才发现他是林家的人。”

    “况且小人知道宋状元在东京城的所作所为,您从不欺压百姓,反倒是处处维护我等小民。”

    “我马六虽为市井小人,可也深知仁义二字,绝不敢刺杀您!”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36/128426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