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身边有贼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一天晚上,张生武失眠了。人在难以入睡的时候,古怪的事情想的就多,而且还会让人产生极其痛苦的情绪。整个晚上,他的脑子都在和地摊的场景较真。

                  ‘父子俩忙忙碌碌、那些猪肉、那些数来数去的钞票、那些挑三拣四的顾客、切肉、砍骨头、过秤、装袋……’这些点点滴滴的片段,在他的思维里反复地重现。努力更换也好,忘掉也罢,反正这些人,这些物,这些白天经历的事,不断纠缠着他。

                  无法入睡让他焦急,再有几个小时又要起床杀猪了。脑子越兴奋,他越忍不住看桌上的闹钟。那个嘀嗒转动的玩意可不想照顾他的情绪,自顾自地旋转着,嘀嗒声平常悄无声息,今晚却清晰可闻,哎……

                  他翻了个身,不再注意那个闹钟。屋顶那一根根的椽子像魔方一样变幻着,启发着张生武思维,让他反复纠结着一个问题:杀猪卖肉的局面打开了,折腾来折腾去也不过是个小摊档,按照这个节奏,何时才能进驻兴隆县城呢?

                  让生意在县城立足,必须有资金的支持才行。怎么才能让这棵摇钱树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大的收益呢?对了,城里人生活节奏加快了,餐桌上临时加个菜已成普遍现象,加个快菜肯定就是成品的熟食,生肉加工成熟肉不就是熟食吗。

                  这个念头让他心里一亮:‘我们杀猪卖肉,肯定是专业。但是要把生肉加工成好吃的卤货,那就是个技术活了。如果能把吃货的胃口调动起来,创造更多的利润就不费劲了……”

                  这个想法犹如一剂强心针,令他亢奋起来。穿衣下床,他轻轻敲响了父母的房门“老爸!老爸!”尽管声音很小,还是把张福旺惊醒了:“小兔崽子!别喊了,别把你妈也折腾醒了。”

                  张福旺摸黑穿上衣服,轻轻走出房间,搭着儿子的肩膀向院子走去“你小子!啥事啊?天亮说不行啊?”

                  张生武凑近父亲,兴奋地说:“老爸!咱们卖肉的时候,搭着卖点卤货咋样?比如卤猪头,卤猪蹄,卤猪肚,凡是能加工的,我们都可以试一下,而且,我们还可以真空包装,延长保质期,这样就可以把卤货卖的更远。”

                  张福旺疲倦地打着哈欠,掏出烟盒摸出一支烟来,点着抽了一口。然后迷迷糊糊寻思着儿子说的话。几分钟后,他仿佛惊醒了一般,突然大声说道“嘿,你小子,脑瓜子转得太快!老子都跟不上趟了!”

                  接着,他拍了一下大腿“儿子!你想的这件事,老天爷都在帮你,你说说看,咱家前天吃的卤货香不香?”

                  “老爸!那还用说!要不然我这身体怎么会五大三粗呢。我妈每次做卤肉,隔壁的小山子啊、豆妹啊,都流着口水来要肉吃,就是因为卤肉太香了,才召来这些小馋鬼,嗨!再说我也一样,吃不够啊!”

                  张生武一边回答,一面砸吧着嘴。

                  张福旺把烟卷狠狠吸了一口,然后意味深长地说:“小武啊,光知道你妈做的卤肉香,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他扔掉了烟头,接着说:

                  “孩子,这里有个故事一直没有告诉你,咱家祖上就是卖卤货起家的。有一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人都要饿死了,那还有东西喂猪啊,买不到食材,咱张家只好改行了。孩子,跟我来!”

                  张福旺搭着儿子的肩膀来到堂屋,他抬手拉开佛龛下面一个暗格,摸索出一个牛皮纸袋来:

                  “等下你抄一份,这是咱祖上传下来的配方,当年县城的大饭店都是用张家的卤货配菜呢,小武!这配方如果传出去了,张家的卤货也就成烂货了。记住!这配方是咱家的传家宝,比命还重要。”

                  张福旺一边说,一边带着儿子来到厨房。他打开灯,来到一个高约二米五的厨柜前,从柜子里搬出来一个篮球大小的青花瓷坛来。这时,张福旺神秘地看了儿子一眼说:

                  “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张生武一脸茫然的摇摇头。张福旺轻轻掀起了坛子盖,就在盖子打开一瞬间,一股油腻的奇香散发了出来。这熟悉的香气,让张生武马上想到妈妈做的卤肉。父亲扭头问:

                  “这是咱家的卤货老汤,卤肉香不香,好不好吃,全靠它了!这坛宝贝也是你祖父留下来的,这么跟你说吧,就算有人用一百头牛换走它,我是不会答应的。要做好张家卤货,老汤和秘方就要阴阳结合,缺一不可。”

                  张福旺说完赶紧盖上坛子,看他那小心的样子,似乎味道散发多了都是一种损失:

                  “老汤和秘方融合后才是锦上添花,也是绝美地搭配。这么说吧,只用秘方卤出来的肉生涩,没有醇厚的口感,味道差之千里。用老汤调制后,味道立马就会摇身一变,好吃浓香的张家卤货就可以出锅了。”

                  张福旺吧唧一下嘴继续说:“小武啊,这坛汤究竟有多少年头,我也不清楚,反正打我记事起。你爷爷就像收藏古董一样保管它了,每次卤肉的时候,都是他亲自掌勺。现在都是你妈给咱们做了吃。”

                  张福旺又摸了一下那个神秘的坛子:

                  “你知道吗?这么多年了,这坛汤,不知用了多少食材和香料,才浓缩出来的啊,它就是张家卤货的灵魂。小武!今天你能有这个想法,说明祖上有灵,张家卤味是时候重出江湖了,儿子,这坛老汤再加上那个秘方,咱家的卤货就是无敌的。”

                  这时,父子俩全无睡意,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起劲,忘了时间,忘了疲惫。直到闹钟响了,父子俩才回过神来,杀猪的时间到了,张福旺摇摇头“小武!赶紧的,准备今儿的货吧!”

                  接下来的日子,张家父子除了杀猪做生意外,开始全力调制卤味。陈金芳跟着父子俩从早忙到晚,反复调试配方,一锅一锅地熬制卤货进行品尝,这段时间,张家一天到晚卤味飘香。

                  张氏父子的卤味通过精心调配,定了三个系列,酱味,辣味,五香味。

                  三个味道不仅有肉类系列,而且还有素食系列,像什么卤香干,卤土豆,卤茄子等等这些都成了张家的卤味系列。项目增加了,人手也显得不足,张生武就动员母亲专门经营卤货。

                  他自己专卖鲜肉,张福旺为机动人员,那里需要那里去。卤味摊子很简单,三只不锈钢盆子放在桌子上,一杆秤,一把刀,二个夹子,生意就可以开张了。

                  刚出锅的卤货摆出来后,诱人的香气立即吸引了行人。为了早日推广出去,张生武让一家广告店做了一块红布,上写四个白色大字:先尝后买。然后绑在两根竹竿上展示出来。陈金芳把卤货切成片,扎上牙签,装在几个小碟子里供人品尝。

                  冲着‘先尝后买’摊子立即被顾客包围了,人们一边挑选,一边各有体会地议论着:

                  “这猪头肉,肥而不腻,味道绝了!”

                  “猪蹄的颜色,咋这么好看,这味道咋做的?越啃越香!”

                  “卤肉肥瘦搭配一点也不柴,对我的牙口,再整二口小酒,美的很!”

                  一面生肉,一边熟食,两相呼应。不到中午12点,生熟售卖一空,一家三口清理场地,打道回府。为了保证卤货和猪肉的绝对新鲜,张生武还来了个‘饥饿销售’招数,每天不够卖都行,但绝对不剩。

                  张生武采取这个策略后,顾客们生了很大的意见:张老板!你的卤货这么俏,咋不多备点货呢?害的我们老是白跑一趟!

                  张家卤味的发源地,就是从这个地摊开始的。同时,也迅速成为了兴隆县城的品牌。为了这口美味,住在很远的人都要起个大早,跑很远的路,来给餐桌添加这道难得的卤菜。

                  张家的卤味成了吃货们的俏手货,猪肉的销量也不相上下。住在附近的主妇们都认准了“张氏父子”的地摊,肉新鲜,价格公道,服务到位。一家三口每天凌晨三点开始,杀猪、运肉、摆摊,忙得脚不沾地。

                  对于张家来说,生意兴隆自然是好事,但是,树大了必然招风。尽管张生武是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但是兴隆县城这潭水毕竟存在着深浅。中祥路除了相关部门管理外,还有一伙人用刀子和拳头‘管理’着生意人。

                  中祥路的中段地界,有一个叫地质勘探队的住宅小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破旧不堪的低层楼房,现在已经没有几户原来的居民了。如今大部分的房子都被用来出租,因此这里租住的人员很复杂,多数都是外来人口。

                  4栋2单元3楼301房长期住着几个年轻人。领头的姓姜,全名姜庆,因为故意伤人做过4年牢。跟他混的另外三个,也都不是什么善茬,这四个人就靠好勇斗狠,在中祥路这一带以收‘管理费’为名混日子。


  (https://www.2kshu.com/shu/94068/4956228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