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192章 实在亲戚

第192章 实在亲戚




    九月底,燕京城迎来了第一支援军。

    只是,让人很意外的是,这第一支援军,既不是辽朝的主力军,也不是辽朝内部的大部落,而是一个非常小的部落——“小骨碌”。

    这小骨碌又被宋人译作“小勃律”、“小胡虏”、“小葫芦”、“小鞠禄”等,他们属于党项人的一支,跟折氏、西夏李氏属于同一种族。

    党项族诸部与辽朝有较为复杂的关系,他们时而归附,时而反叛,在宋、辽、西夏中间反复横跳。

    小骨碌部作为党项族的一部分,也参与到了这些活动中。

    但近百年来,小骨碌一直臣属于辽国,对辽国还算忠心,他们也特别敬畏辽朝的皇权。

    小骨碌的聚居地为天德、云中等地,也就是后世的内蒙古中部一带,离燕京不算近。

    还有,满打满算,小骨碌部一共也只有不到七千人。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女人和老幼,真正能上阵的青壮实际上只有不到两千。

    可即便如此,小骨碌部还是第一个到达燕京城下,前来勤王救驾的。

    赵俣不知道耶律延禧作何感想,反正他对这个小部落挺有好感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好感归有好感,但这并不意味着,赵俣就会对小骨碌部手下留情。

    赵俣心想,‘你既然选择火中取栗,就得做好被烫伤甚至是烫死的准备。’

    经过商量,赵俣派赵良嗣进城去跟耶律延禧君臣索要小骨碌部所携带的马匹、牛羊骆骡驴,用以补充欠赵宋王朝的息钱,也就是补充那二十万匹马的缺口。

    赵俣还让赵良嗣告诉耶律延禧君臣,如果明早小骨碌部不交出来其部所携带的马匹、牛羊骆骡驴,自己就派军队击溃这个小部落。

    赵良嗣原封不动地将赵俣的意思转达给了耶律延禧君臣。

    等赵良嗣走后,以萧奉先为首的主和派主张,将小骨碌部的马匹、牛羊骆骡驴给赵宋王朝,反正这息钱早晚都要给赵宋王朝的。

    可萧常哥、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如果将小骨碌部的马匹、牛羊骆骡驴给了赵宋王朝,一定会寒了前来勤王救驾的军队和部族的心,让其他勤王之师不敢再来勤王救驾。

    再者,要是来一支军队,就被赵宋王朝要走马匹、牛羊骆骡驴,废掉其部的战力,又抢走他们的“粮草”,那勤王之师来了又有什么用,不过就是多一些被赵宋王朝勒索的人口而已。

    耶律延禧虽然昏庸,但他笨想,也能想明白,萧常哥、耶律和鲁斡等主战派说得很有道理。没有了马匹的游牧民族,就如同待宰的羔羊,来得再多,都是送,他们还得想办法给这些毫无用处的勤王之师提供粮草。

    见耶律延禧迟疑,萧奉先明白,耶律延禧这应该是不想将小骨碌部的马匹、牛羊骆骡驴交给赵宋王朝,他劝道:“宋主已言明,若不交纳,明日便要对小骨碌部发动袭击,其部最多一二千可战勇士,如何能抵挡得住宋军攻打,其部若战败,其他勤王之师也必会被宋军震慑,不敢前来勤王救驾,且此举或将破坏议和,以至南朝全面入侵。”

    耶律延禧清楚,事情如果真这么发展,就彻底失控了,辽朝也许有灭亡的危险。

    所以绝不能让事态往这个方向发展。

    最终,耶律延禧君臣商量过后决定,派人潜出城,去通知小骨碌部,赶紧撤到居庸关,等待他们的进一步命令行事。

    害怕被赵宋王朝的人发现,辽朝这边派出去的人,还用上了肉函。

    所谓肉函,又叫“蜡丸帛书”,具体做法是将密信写在帛上,放入蜡丸中,然后藏于人的身体部位,如大腿、手臂等,通过这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来传递机密信息。

    这种方法在这个时代的战争等特殊情况下常被使用,以确保密信不被敌方轻易发现和截取。

    可辽朝这边不知道的是,赵俣这次出来,为了更好的搞情报工作,特意让宇文虚中(张纯为宇文黄中改的名)成立了锦衣卫。

    有这个专门搞情报的机构,又有宇文虚中这个特别擅长搞情报工作的人统率,赵宋王朝还占据了如此巨大的优势,毫不夸张地说,燕京城已经被锦衣卫渗透成了筛子,甚至就连耶律延禧身边都有锦衣卫的密探。

    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还不等耶律延禧君臣的计划开始执行,锦衣卫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结果,辽朝派出去的密探刚出城,就被锦衣卫给捉住,然后从他的大腿中取出来了耶律延禧的圣旨。

    次日黎明,不等天亮,赵宋王朝这边就出动了四支轻骑兵,总共一万多人马,前去奇袭小骨碌部。

    这四支轻骑兵,如暗夜中的幽灵,借着黎明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逼近了小骨碌部的营地。

    马蹄声被柔软的草地轻轻吞噬,只留下微风拂过草尖的沙沙声,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野兽低吼交织在一起,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小骨碌部的族人还在梦乡之中,他们或许正梦着家乡的草原、羊群,以及那遥远而宁静的生活。

    然而,现实却以最残酷的方式将他们唤醒。

    当第一缕曙光穿透薄雾,照亮大地之时,宋军的箭矢已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也撕碎了他们的安宁。

    小骨碌部的青壮虽猝不及防,却并未慌乱。他们迅速集结,拿起武器,以其部落特有的坚韧与勇敢,迎向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箭矢在空中交织成网,马蹄声、呐喊声、兵刃交击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战争画卷。

    得说,小骨碌部的青壮很勇猛。

    可实力的悬殊,还是让小骨碌部的青壮难以抵挡宋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鲜血染红了草地,哀号声此起彼伏,小骨碌部的营地逐渐陷入火海。

    此战,宋军斩杀了近千人,俘虏了三千多人,缴获战马三千多匹,牛羊骆骡驴两万多,小骨碌的酋长骨碌名遇被生擒活捉,燕京城的第一支援军就这么被宋军给歼灭了。

    战后,赵俣让韩忠彦带着去小骨碌部送信的密探、拿着耶律延禧亲笔所写的肉函,前去找耶律延禧君臣算账。

    泥人还有三分土气。

    面对辽朝的小动作,韩忠彦劈头盖脸地对萧奉先说:“我大宋本不欲再起刀兵,实贵朝毫无诚信可言,竟企图以诡计欺瞒我朝,置我朝诚意于何地?!”

    萧奉先唯唯诺诺不敢争辩。

    这还有什么好争辩的,如今事实尽皆摆在眼前,这要是还狡辩,那纯粹是在找死。

    甚至不狡辩,萧奉先都怕,宋军会因此打过来。

    萧奉先猜对了。

    就在韩忠彦和萧奉先谈论此事之际,赵俣下令,大军集结,做出攻打燕京城的架势。

    随着赵俣的一声令下,数十万宋军动了起来,浩浩荡荡地向着燕京城进发。旌旗蔽日,战鼓雷动,铁蹄踏碎了大地的宁静,尘土飞扬中,宋军的威严与力量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耶律延禧得知此事了之后,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份,连忙亲自来见韩忠彦。

    让耶律延禧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是,得知他是辽朝的皇帝,韩忠彦按照赵宋王朝的礼仪给他行了一礼:“外臣韩忠彦见过大辽皇帝陛下。”

    耶律延禧连忙将韩忠彦虚扶起来,说道:“朕与贵朝皇帝乃兄弟,朕又将三位公主嫁给贵朝皇帝,与贵朝皇帝乃实在亲戚,岂愿刀兵相见,实大臣误朕,以至伤了和气,望韩卿转达朕之诚意,请贵朝皇帝息怒。”

    韩忠彦面色凝重,缓缓说道:“我家皇帝陛下宅心仁厚,本欲以和平之姿解决两国纷争,然贵朝之举,实乃欺人太甚。”

    耶律延禧君臣连连赔礼道歉。

    韩忠彦的语气这才松了一些,又说:“小骨碌部之事,不过冰山一角,若贵朝不能显出诚意,两国战火恐难以平息。”

    耶律延禧闻言,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他深知辽朝如今国势衰微,绝非赵宋王朝的对手,若真开战,只怕国将不国。关键,他被困在燕京城中,一旦两国开战,他势必要被宋军擒住,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急忙说道:

    “韩卿所言极是,朕已严惩彼辈妄图欺瞒贵朝之臣,愿以此表示朕之诚意。且朕愿再增五万战马,以赎前愆,只盼两国能重归于好,共谋和平。”

    耶律延禧一张嘴,一众辽臣就暗道,‘不好!’

    五万匹战马,哪怕是对盛产战马的辽朝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在已经答应了二十万匹战马的情况下。

    可耶律延禧也是皇帝,也是金口玉言,他都已经说出口了,做为臣子的,还能当众,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反驳他吗?

    再者说,那边宋军都要攻城了,他们这边要是不再割一块肉,好像也不太容易平息此事。

    有了耶律延禧答应的五万匹马,韩忠彦才回去复命。

    如此,有了台阶的赵俣,才叫停了攻城。

    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小骨碌部之所以能第一个前来勤王救驾,并不是小骨碌部快,而是因为其他辽军知道,现在来勤王救驾,就是送,他们只有集结成大部队,才能抗衡宋军,威胁宋军。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辽军一直在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平州集结,准备等集结好了,约好时间,一块前来解救燕京城。

    小骨碌部是因为贪功,才从南暗口进入燕地,结果成了纯送。

    就在小骨碌部被宋军击溃的第十天,萧霞抹率领大约八万契丹族、奚族、汉族、勃海联军抵达燕京城下。

    萧霞抹的妻子是辽道宗的女儿魏国公主耶律撒葛只,他的妹妹萧坦思又被辽道宗娶为第二任皇后,因此,他既是辽道宗的女婿,又是辽道宗的妻舅,身份十分尊贵,早年又立下过平叛大功,具有一定的指挥能力,才被推举为联军的最高统领。

    几乎是同一天,副都统耶律余睹,率领三万精锐的辽国骑兵也到了燕京城下。

    另外,赵宋王朝的探马探到,大概有十多万辽军,正在通过居庸关。

    很显然,耶律延禧到底是将部署在宋、辽、西夏边境的那十几万辽军给调了过来。

    换而言之,赵俣此役的战略目标基本上已经达成一半了。辽国应该不会再插手赵宋王朝收复西夏一事了,他们现在也顾不上此事了。

    这么一看,赵俣这次御驾亲征,也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但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对赵俣和赵宋王朝来说,就越是考验。

    别的不说,辽朝这回一下子就到了二十多万勤王之师,就很不好处理。

    甚至可以说,一个处理不好,或许赵俣此前的努力,就将前功尽弃。

    与冒失的小骨碌部不同,萧霞抹一到燕京城下,就派出精锐骑兵在北方一块四通八达特别适合骑兵作战之地驻扎,将压力给到宋军这边。

    赵俣没有选则死撑,而是让郭成不要考虑政治上的事,只要从军事角度上行事即可。

    有了赵俣的理解,郭成果断下令,宋军停止围城,收缩兵力,占据有利地形,做好大军团作战的准备……

    宋军停止围城,四方勤王之师又陆续渐至城外,耶律延禧君臣的压力顿时一松。

    耶律延禧在第一时间命人将燕京城外宋军布置的防御工事拆除,将壕沟填平,同时,让萧霞抹赶紧给他送来一万匹好马,以便他随时都能逃出燕京城。

    对此,赵宋王朝这边一点都没有阻止,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耶律延禧君臣脱困。

    等到随时都能逃出燕京城了,耶律延禧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接着,耶律延禧令耶律和鲁斡、耶律淳父子建立起有效的组织机构,以便他亲自指挥这些军队。

    同时,耶律延禧又在想方设法武装燕京城中已经被赵宋王朝扒干净的辽军。

    值得一提的是,城外不断有勤王之师到来,宋军又停止围城,城内军民情绪开始有所高涨。

    见形势如此,耶律延禧的精神也有所提振。

    但宋军一日不撤走,已经被赵俣给打怕了的耶律延禧,就一日不可能将心完全放下。

    这天,耶律延禧在跟辽国的一众大臣商量过后,又遣使带着一些勤王之师带来的东北特产(像人参、鹿茸、东北虎、黑熊什么的),出城去慰问赵俣。

    其实,所谓慰问,只是表面文章,耶律延禧的真正目的是想打探一下,赵俣怎么才肯撤军……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088/128443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