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 第117章 加封楚国夫人,小六还没及笄呢

第117章 加封楚国夫人,小六还没及笄呢


汴京,皇宫东北侧,睦亲宅。

    于景佑二年建成,如今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太祖和太宗一脉的后裔。

    由大宗正司按血缘亲疏分配宅第,日常开销一律由朝廷供给。

    沈从英操持好赵宗全、赵策英的后事,便带着妹妹沈从蓉进京。

    大宗正司将她们姐妹安置在此处一座三进的宅院内,虽不算大,却也雅致。

    今日,沈从英受召入宫觐见官家与曹皇后。

    她面带哀戚,眼眶微微泛红,一身素色锦裙,没有半点纹饰,发间簪着一支白玉如意钗,通身素净,举止端庄得体。

    在内侍的带领下,穿过重重宫门,沈从英立在殿外,忍不住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一想到那两具惨烈的无头尸身,她就心如刀绞.

    只恨不能一头撞死在灵前,随他们去了才好。

    “宣,沈氏进殿!”

    内侍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沈从英微微颔首,缓步进入殿中。

    只见赵祯端坐于御座之上,曹皇后居于其右侧。

    赵晗一袭朱明服,立于御阶之下,三人的目光几乎同时落在她身上。

    “臣妇沈氏,拜见官家,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沈从英盈盈下拜,举止恭敬。

    赵祯看着她,轻叹一声,“免礼,赐座。”

    内侍闻言,忙搬来软凳,轻轻放在沈从英的身侧。

    “臣妇谢官家恩典。”

    待沈从英落座,赵祯沉声道:“禹州之事,朕心甚痛。”

    “赵宗全这些年安分守己,禹州上下对其赞不绝口,没想到竟被贼人如此残害,此乃朕之过也,咳咳咳……”

    大周宗室子弟众多,说实话,他连赵宗全什么模样都想不起来。

    但此刻,必须要表现的痛心疾首。

    先前在文华殿大发雷霆,也不过是因为皇室颜面受损。

    堂堂皇室宗亲,就这样被贼寇割下脑袋进献给侬贼,这简直是在打他这个官家的脸!

    曹皇后适时接话,“官家莫要太过自责,要怪就怪那些贼子丧尽天良。”

    接着,她将目光放在沈氏身上,“你且宽心,官家定会为你们做主。”

    沈从英抽泣一声,再次下拜。

    “官家,娘娘,臣妇别无他求,唯愿大军能荡平侬贼巢穴,夺回亡夫与亡儿的首级。”

    “让他们得以全尸下葬,九泉之下也能瞑目。”

    因首级丢失,赵宗全父子下葬只得用官帽来代替。

    赵晗见状,只得亲自上前将她扶起,温声道:“嫂嫂放心,侬贼恶贯满盈,天理难容。”

    “平叛大军已至广南,定会将其连根拔起,诛灭九族,以正国法纲常。”

    按宗室辈分,赵晗应唤赵宗全一声堂兄,这沈从英,自然就是嫂嫂了。

    沈从英眸光在他身上轻轻一掠后,即刻收回,轻轻点了点头。

    恍惚间想起,赵宗全曾经对自己说过,这位太子虽出身民间,却是难得的文武双全,气度更不输皇室任何一人。

    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曹皇后将话题岔开,“听闻你有个妹妹此次与你一道进京?”

    “回禀娘娘,臣妇双亲前几年皆已亡故,弟弟沈从兴此次虽侥幸在反贼手中留了条命,可郎中诊断说,将来多半会成个腿脚不便的废人。”

    “家中妹妹,闺名从蓉,今年才将将及笄,臣妇实在不放心将她一人留在禹州。”

    “她可许了人家?”

    沈从英恭谨答道:“还不曾尚未议亲。”

    “如今家中新丧,臣妇想着总要等过了孝期,再操办此事。”

    “正是,你们今后且安心在汴京住着。”

    “将来若有相中的人家,尽管来告知本宫。”曹皇后神色温婉。

    赵策英至今还不曾娶妻生子,赵宗全又没有其他子嗣。

    因此禹州团练使一职,赵祯早在几日前就遣其他官员前去接任。

    至于沈氏,只得安排其进京,交由大宗正司妥善安置。

    并且,为不引起其他宗室的恐慌和不满,无论如何也要对他们一家加以厚待。

    不多时,便有内侍捧着诏书前来,宣读道:“门下,制曰:

    禹州团练使赵宗全性秉忠贞,才兼文武,追封其为忠勇郡王,其子赵策英少而骁果,没于王事,追封为云麾将军,祔葬王茔。

    其妻沈氏加封楚国夫人,赐诰命冠服,岁禄千石。”

    沈从英强忍着痛心,颤抖着双手接过诏书,毕恭毕敬道:“臣妇谢官家,娘娘恩典。”

    与此同时,齐国公府。

    自打明兰跟随老太太南下,齐衡便将自己关在房中。

    吃食只让不为一个人送进去,连窗棂都掩得严严实实。

    他想不明白,明兰为什么看不上自己。

    无论相貌、家世、才学还是心意,通汴京城能越过他的少之又少。

    平宁郡主看着齐衡这副模样,今日实在忍不了,直接下令小厮将屋门一脚踢开。

    现下她已从不为口中得知,自己儿子想娶的是盛家六姑娘。

    只见平宁郡主迈步进屋,阴沉着脸,咬牙道:“元若,你瞧瞧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你若相中盛家的如兰,我和你父亲,即刻便去提亲。”

    “哪怕盛家不答应,我求进宫里也是使得。”

    “可你偏偏瞧上他家的六姑娘,咱家根基不稳,子嗣凋零,但好歹也是个国公府。”

    “我和你父亲的指望全在你身上。”

    平宁郡主最看重嫡庶之分。

    在她看来,华兰太子妃之位带来的荣耀,能够直接受益的,唯有盛长柏和如兰。

    盛纮现在从清流转为外戚,且不说他还只是吏部五品官,将来即便官居一品二品,能够掌握的实权能有几分?

    如今的齐家就是如此,齐国公官居正一品,世袭罔替。

    瞧着地位显赫,满身荣耀,实际朝中政务他能插手的并不多。

    明兰一个庶出的姑娘,齐衡又能得盛家几分助力?

    庶女出嫁后,娘家能否提携,一看庶女是否受宠,二看女婿的价值。

    她遣人暗中打听过,盛家两个庶女中,盛纮明显要偏爱四姑娘。

    与其这样,倒不如娶个朝中清贵文臣家中的嫡女。

    自家不丢脸,齐衡也能得岳家全心全意的扶持。

    以他家的门第,齐衡只要高中,娶个正三品以上清流人家的嫡女何其容易。

    何况将来华兰万一失宠被废,盛家又能有几分权势,如今的官家又不是没废过皇后。

    仰仗皇室得来的荣耀,不过是镜花水月,今日烈火烹油,明日就可能树倒猢狲散。

    家族若想长久显贵,终究要靠子弟们科举入仕,建功立业。

    这一点,身为皇后的养女,她早已心知肚明,否则也不会处处管束着齐衡,执意要他科举入仕。

    因此,齐衡想娶盛家庶出的姑娘,门都没有!

    齐衡看她一眼后,失魂落魄得站起来,声音略有些沙哑,“母亲,孩儿明白。”

    “待过些时日,便闭门不出,全心全意准备下年的春闱。”

    听到这样的回答,平宁郡主有些惊讶,她扭头看向不为,不为当即缩了缩脖子。

    “我的儿,你能想清楚就好。”

    “我和你父亲,可全都在盼着你能定下心来,下次一举高中。”

    待她退出厢房,从不为口中逼问出是六姑娘瞧不上齐衡时。

    平宁郡主冷哼一声,心中当即又给明兰贴上一个欲擒故纵的印象。

    永昌伯爵府。

    春珂已有孕将近三月,胎像尤为稳固,整日在后宅作威作福。

    吴大娘子得知明兰跟老太太去宥阳,不免有些心急,日日盼着她能早点回来。

    盛府的五姑娘,她家六郎高攀不上,四姑娘吊着眉梢的做派,她又瞧不惯。

    唯有六姑娘,无论模样还是气度,她都满意的很。

    何况还是自小养在老太太身边,管家理事的本事应该也没少学。

    她已然决定,无论自家六郎中不中意,盛家两个庶女中,能娶进门的姑娘,只有明兰。

    太子妃的庶妹,嫁给伯爵府的嫡子当正头大娘子,倒也不算委屈。

    何况她梁家在汴京可是数一数二的富户。

    ——

    六月中旬,广南捷报频频,对西夏的那副慢性毒药亦是在逐渐生效。

    李谅祚是个人小鬼大的,虽说现在才十三岁,可他早在前两年便将大将漫咩收为己用。

    没藏讹庞没死时,为了随时掌控没藏一家的动向。

    去年就和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也就是大自己七岁的表嫂勾搭上。

    在梁氏的帮助下,如今没藏讹庞一家连带着皇后没藏氏,已经被李谅祚诛杀殆尽。

    可没藏一族专权多年,其族人党羽遍布朝野,残余势力仍在暗处蛰伏,频频出手生出事端。

    李谅祚为稳固朝局,正琢磨着寻个合适的时机,将梁氏立为皇后。

    梁氏汉人将领之女,背后代表西夏境内的汉人势力。

    想要组建新的盟友,梁氏一族就是最好的选择,恰好他目前也对这个表嫂欲罢不能。

    可见,西夏朝堂尚在混乱中,哪有闲心管百姓养什么羊的事情。

    在赵晗看来,早日平定西夏,光靠这副慢性毒药可远远不够。

    去年光是邕王府和兖王府,皇城司就查抄出八千万两白银,比国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组建新军,热武器也得提上日程!

    眼下禁军中冷兵器仍是主流,火器多为辅助,只用于攻城或守城。

    真正成熟的热武器,至少也要过个百年以后。

    在眼下这个时代,直接造个红夷大炮和燧发枪出来难度属实有些高。

    东宫,明德殿内。

    赵晗端坐在案前,左思右想一番后,决定还是先从改良火药开始。

    现有的火药配方硝、硫、炭比例为2:1:1。

    爆炸威力不足,软绵绵的,仅适合火球、烟弹等燃烧武器

    黑火药的比例他清楚的很,提纯硝石只要写下详细步骤,军器监的匠人皆可操作。

    震天雷、虎尊炮再把神臂弓和黑火药结合起来,既有射程又可爆炸,对付西夏倒也足够。

    尤其虎尊炮,除火药外,还可在里面放些巴豆、狼毒、砒霜等物。

    爆炸时敌军一旦吸入,重则口鼻流血。

    思及此,赵晗提笔沾墨,就着烛光,将重结晶提硝法极尽详细的写于纸上。

    为防止火药受潮,燃烧不充分,其形态也得从粉末改为颗粒状。

    眼瞧着月上中天,华兰一身蜜合色齐胸襦裙,捧着一盏杏仁茶缓步而来。

    “殿下。”进殿后,她轻轻唤了一声。

    赵晗放下湖笔,抬眼看着她。

    华兰温婉一笑后,将杏仁茶搁在案上,绕到赵晗身后,恰到好处的替他揉捏起肩膀。

    片刻后,她柔声道:“今日淑兰妹妹遣人传信,她们已经平安抵达宥阳。”

    “只是行至半路时遇着一伙水贼,幸而带的护卫足够多,倒不曾生出什么事端来。”

    “小六这丫头素来胆子小,也不知有没有吓到她。”

    赵晗闻言,眉梢顿时一挑,似笑非笑道:“她胆子小?”

    “是啊,往日妹妹们一有争执,她保管躲在最后面,连说话都细声细气的。”

    “臣妾瞧她多半是当年在扬州时,瞧见卫小娘命悬一线的模样给吓的。”

    “若是五妹妹也能如她一般就好了。”

    赵晗摇了摇头,“你还是不大了解这个小六啊。”

    “孤与她打马球时,她那马鞭甩的比军中将士还要利落。”

    “余家三姑娘都被甩远远的,那般气度,你竟觉得她胆子小?”

    在他看来,明兰就是只披着兔皮的小狐狸,偏生装得比谁都像。

    华兰柳眉微蹙,仔细回想一番后,笑道:“打马球归打马球,那是祖母教的好。”

    “总之,小六在臣妾眼中就是最胆小温顺的妹妹。”

    “说起来,殿下那日下场打马球,究竟是为了小六还是余家姑娘?”

    赵晗摸着下巴,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自然是两个都有了。”

    “啊?”华兰眨了眨眼,有些惊讶。

    接着,她慢条斯理道:“臣妾还想着,殿下若是为了余家姑娘,倒是可以择个吉日将她迎进东宫。”

    “至于小六,她还不曾及笄呢,殿下就先别惦记了。”

    赵晗微微一笑,顺势将她扯入怀中,姐妹一同入府伺候。

    莫说他这个储君,就是放在那些自诩清流的文官家中,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何况明兰的相貌自不必多说,又聪慧有度,行事谨慎,这样的姑娘若是拱手让于他人。

    岂止是可惜,简直是要悔恨终身!

    “对了,长房老太太身子如何了?”

    华兰收起笑容,轻叹一声,“淑兰妹妹在信中说已是不大好,只怕就在这几日。”

    “老太太能撑到看着长梧和康姨母的女儿定下婚事,已是难得。”

    如今康家名声扫地,康海丰仕途彻底无望。

    康允儿虽是嫡长女,莫说门当户对,就是低一等的人家都避之不及。

    王若与自知攀不上长柏,又拉不下脸亲自去求盛家给寻门亲事。

    她虽不是什么好人,但对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极其疼爱,只能写信向王老太太哭诉。

    王老太太又素来偏疼王若与,便舍下老脸亲自修书一封向盛老太太开这个口。

    盛老太太念在与王家多年姻亲的情分上,而且康允儿虽然生在康家,可她知书达理,秀丽聪慧,性格也是难得的好。

    便亲自做媒将她许给长房的嫡次子盛长梧。

    虽说长房是商户人家,可如今淑兰的地位大不相同,康允儿到底还是高攀了。

    ——

    翌日,朝会结束后。

    正当赵晗准备亲自前往军器监一趟时,余老太师送来拜帖。

    余老太师虽已致仕,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朝中六部官员,将近三成出自他门下。

    盛老太太和余老太太是手帕之交。

    当初盛家初入京城,老太太还想过让长柏将来迎娶嫣然入府。

    毕竟嫣然是老太师最疼爱的孙女,将来必定会尽力扶持长柏。

    可那时嫣然的父亲根本瞧不上盛家。

    在他眼里,嫣然嫁去盛家给自己带来不了任何好处,直接明言让她们死了这条心。

    毕竟作为太师府的嫡长女,想要迎娶的勋爵人家多的是。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516/128451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