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程家家境贫寒 程明远徐家受辱
推荐阅读:全球惊悚:只有我听到诡异心声 民间禁忌实录 规则怪谈之全民逃杀 魔法傲世录 我以神话铸长生 少年派里的咸鱼生活 开局复活虚空大帝,至尊们人麻了 真实骑砍游戏 锋藏青云:上岸先斩白月光 从战锤开始劫掠诸天
民国六年的冬天,寒风如刀,肆意刮过肥西的每一寸土地,似乎要将世间万物的温暖都一并剥夺。程振传的家,在这凛冽的寒冬中,终于熬到了山穷水尽、揭不开锅的凄惨境地。
破旧的茅草屋在狂风中瑟瑟发抖,屋顶的茅草被吹得七零八落,屋内四处透着风,一家人围坐在那几乎燃尽的火堆旁,试图从那微弱的火苗中汲取一丝温暖,可这点温度,远远抵挡不住寒意的侵袭。
程振传眉头紧锁,满脸的愁容仿佛刻进了皱纹里。家中已断粮多日,米缸见底,只剩一些残屑。孩子们饿得有气无力,双眼无神地望着父母,偶尔发出几声虚弱的啼哭。
这个冬天,对于程振传一家而言,仿佛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噩梦,黑暗笼罩着他们,生存的压力如千斤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即便身处如此绝境,程振传心中仍有一丝不甘,他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家人度过这个难关,寻找一丝生存的希望。
程振传面色凝重,缓缓开口对徐氏说道:“他娘,如今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家里已经山穷水尽。我寻思着,要不这样,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听天由命,自生自灭算了。你带着咱那三个孩子回娘家去吧,你爹娘肯定不忍心看着你们挨饿受冻,想必外公外奶不会不救的。”
徐氏听闻,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泪水瞬间决堤。她紧紧拉住陈正川的手,声音颤抖着说:“当家的,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一家人,要死死在一起,要活一起活,我怎么能丢下你一个人?再说,让我回娘家,把你一个人丢在这,我又怎么忍心?”
程振传看着妻子,眼眶也红了,他无奈地叹口气:“他娘,你别犯傻。我留在这,好歹是个男人,还能想办法撑着。可你带着孩子,跟着我只有饿死的份儿。你回娘家,孩子他外公外婆看在孩子的份上,总能给口饭吃,能让孩子们活下去。”
徐氏拼命摇头,泣不成声:“不,当家的,我不走。就算是死,我们一家人也得在一块儿。这日子再难,我们一起熬,总会有办法的。你要是留下,万一出了事,我和孩子们以后可怎么过……”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沉重,在一旁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程振传看着哭成一团的妻儿,心中如刀绞般疼痛。他将妻子和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他娘,我也舍不得你们呐。可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嘛,我就想让你们能活下去……”一家人相拥而泣,在这破旧的屋子里,弥漫着绝望与不舍交织的悲戚氛围,而这个艰难的抉择,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雷马店哈马岗一带,程明远的外爹徐寿年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的妻子吕氏,同样在当地小有名气,是众人皆知的“吕绅士”。他们一家住在王小郢,日子过得富足殷实,令人称羡。
徐家的产业颇为兴旺,家中开设着槽坊,专门从事吊酒生意。酒坊里,酒香四溢,雇佣的酒师傅和伙计们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酒师傅们凭借精湛的手艺,将粮食酿成香醇的美酒,销往周边各地,为徐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与此同时,徐家还设有书房,特意请来私塾先生,教授家中子弟读书识字。徐家有两男两女,儿女们各有所长,在不同的领域为家族增光添彩。长女徐志金,嫁给了程振传,次女徐志银则许配给了吴玉轩。
在这个大家庭里,分工明确。男人们负责田间劳作,精心打理着家中的农田,从播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确保庄稼的丰收。女人们则承担起纺纱织布以及家务琐事,她们心灵手巧,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们在私塾先生的教导下,勤奋学习,诵读经典,为家族的未来寄予厚望。
一大家子人齐心协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徐家在当地不仅财富可观,而且口碑极佳,深受邻里敬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徐家总是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往来不断。徐家的富足与和睦,成为了雷马店哈马岗一带人们口中的美谈,也为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变幻莫测,这样看似安稳的生活,在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变故,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外奶奶吕氏见女儿徐志金一家穷困潦倒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怜悯。她实在不忍心看着女儿、女婿和外孙们在困苦中挣扎,于是决定将他们全部收留,接到自己家中生活。
吕氏转身对徐家的下人吩咐道:“别看他们眼下穷,可都是有骨气的人。咱们能帮就帮一把,日后说不定会有大出息。”她深知,人生境遇变幻无常,不能因一时的贫困就轻视他人。
尤其是对程明远,吕氏疼爱有加。程明远那机灵劲儿和倔强的性格,让吕氏打从心底里喜欢。她看着程明远,仿佛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平日里,吕氏总是对程明远格外关照,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会先想着他。她还时常教导程明远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在吕氏的悉心照料下,程明远原本因生活困苦而略显黯淡的眼神,逐渐重新焕发出光彩。他感受到了外祖母的关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不辜负外祖母的期望。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程明远一家在困境中寻得了一丝慰藉,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程明远和徐吉标因家族的纽带,成了亲密的表兄弟。徐家大房的徐志杰育有两男一女,长子徐吉田(徐树吾:),次子徐吉文,还有女儿徐吉华。这徐吉田和徐吉文,皆是程明远的表哥,而表妹徐吉华,后来嫁给了肥西早期的党员周卫绍。
徐家二房的徐志友,同样在当地颇有名望,他也是肥西早期的党员。徐志友生有六子,可惜夭折了两个。在这个尚未分家的大家庭里,孩子们依序排行,徐吉田被唤作老大,徐吉文为老二,接着是老三吉才、老五吉奎、老六吉祥,还有老八吉勋。
徐家极为重视教育,专门请了一位老先生来家中私塾授课。这位老先生治学严谨,管教甚严,只要徐家的小孩到了合适的岁数,都得在私塾念书。朗朗书声,从私塾的窗口飘出,在徐家的庭院里回荡。
天长日久,程明远虽未正式入塾,却常被那抑扬顿挫的读书声吸引。他常常悄无声息地站在窗外,透过窗户纸的缝隙,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先生授课,竖着耳朵聆听那些深奥又有趣的知识。先生讲解《论语》时,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诲,像一颗种子,在程明远心中种下了求知的渴望。
夏日,闷热的空气里,程明远额头挂满汗珠,却浑然不觉,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冬日,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脸,他依然跺着冻僵的双脚,坚持聆听。有时,徐吉标发现了他,会偷偷从私塾里溜出来,塞给他一块温热的红薯,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少年间的情谊与对知识的共同向往。
在这个充满革命气息与文化氛围的大家族里,陈明远在窗外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族中进步思想的熏陶,他的人生,正悄然朝着一个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方向转变。
那是寻常的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徐家私塾的窗棂上。程明远如往常一样,静静地站在窗外,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先生教书。先生口中那些关于经史子集的妙言,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沉醉其中,浑然忘却了周遭的一切。
然而,这份宁静与专注,瞬间被一声冷喝打破。大表哥徐吉田不知何时,悄然走到了程明远身后,语气中满是轻蔑与不屑:“呔!看什么家伙。看你这个卵样,还想念书啊?还不赶快去把我小尿桶刷刷。”
这突如其来的羞辱,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程明远的心间。他的身子猛地一僵,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那一刻,他只觉得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比冰冷的世界。
程明远心中第一次感受到了这般莫大的侮辱。他紧咬着下唇,嘴唇都被咬得泛白,双眼因愤怒而瞪得通红。他恨,恨家里太过贫穷,以至于自己连读书的权利都没有;他更恨大表哥的无情与不讲情面,在众人面前如此羞辱自己。
在这屈辱与愤怒交织的情绪中,程明远再也无法忍受。他咬着牙,一把抄起放在一旁的那件破旧夹袄,连一声招呼都没打,便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他脚步匆匆,离开了王小郢。一路上,心中五味杂陈,满不是滋味。曾经,他把徐家当作暂时的依靠,把这里的私塾当作知识的殿堂,可如今,大表哥的羞辱让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地方格格不入。风,冷冷地吹在他的脸上,仿佛在为他的遭遇哀叹。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但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面对刚刚那令人难堪的一幕。少年的心中,此刻满是迷茫与悲愤,而这一次愤然离去,也将成为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引领他走向一个未知却充满挑战的未来。(未完待续)
(https://www.2kshu.com/shu/95520/4946676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