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低头的人,看见了天
推荐阅读:热血警察 都市重生之剑仙归来 开局假冒专家:你说中医是伪科学? 无双追云录 许家三姐妹 我有一个九宝莲灯 重生死后七年,被团宠的她杀疯了 绝世联盟 苦堪的破茧旅程 七零小福宝,被七个哥哥团宠啦
七道流光划过天际,最终如星辰坠落,没入人间七处。
共修盟议事殿内,气氛凝重如铁。
身为末代执帚人,林墨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清晰而坚定:“我提议,启动‘扫帚归源计划’。”
他话音刚落,满座哗然。
一位胡须花白的长老猛地拍案而起,怒斥道:“胡闹!将叶知秋祖师留下的九百三十二根执帚竹条,重编为覆盖九大道脉节点的‘道脉图’?还想用一把扫帚做阵眼?林墨,你是在拿天下苍生的性命开玩笑!”
“以扫帚代阵眼,闻所未闻,荒谬至极!”
“我玄门正宗,何时需要靠一把扫帚来抵御天劫?”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殿顶掀翻。
林墨对这一切置若罔闻。
他只是平静地转身,对殿外侍从道:“取苏晚晴院中那把扫帚来。”
不多时,一把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破旧的竹扫帚被呈了上来。
它被林墨轻轻放置在议事殿中央那副巨大的九州灵脉阵图之上。
就在众人以为这不过是场闹剧时,异变陡生。
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召唤,人间界各处,九百三十二个被七道流光点亮的位置,骤然涌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光芒。
这些光芒跨越万里山河,瞬间汇聚于议事殿中那把扫帚之上。
嗡——
扫帚无风自动,悬浮而起。
那磨损的帚尖在阵图上空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痕。
它没有遵循阵图上早已绘好的灵脉走向,而是自行勾勒,时而交错,时而绕行,竟在短短数息之间,描绘出了一张前所未见、却又浑然天成的完整灵脉网络。
一位钻研阵法三百年的老阵师死死盯着那张图,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它……它在修正我们……它在修正我们错了一百年的地脉推演!”
与此同时,镇北小院。
苏晚晴并不知道她的扫帚已被取走,充当了撬动天地的支点。
她只是遵循着一种莫名的冲动,日复一日地在院中,用一截枯枝,重描着叶知秋当年为她扫出的心形落叶纹路。
她并不知道,她院中的扫帚,是那九百三十二根执帚竹条之外的“第一根”,是真正的核心。
而此刻,随着共修盟议事殿中那把“替代品”的激活,这根真正的核心也起了感应。
苏晚晴只发现,她每扫完一圈,那把被叶知秋用了三百年的扫帚柄上,就会凭空多出一道细微的裂痕。
但与此同时,凑近细看,竹节的内壁上,似乎也多了一笔模糊的刻字。
第一天,一道裂痕,一笔。
第二天,两道裂痕,两笔。
第七日,当她画完最后一笔,那把陪伴了她整个童年的扫帚,在一声清脆的哀鸣中,悄然裂开。
竹柄碎裂,露出了内里密密麻麻、宛如蚁群的小字。
那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功法,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只是一些零碎的句子。
“丹房墙角的霉斑,像极了她咳出的血。”
“杂役房的鼾声,是最好的入静咒。听着,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今天又没控制住,把她的糖葫芦扫掉了。她哭了,我也想哭。”
“她说,想看天上的星星。可我抬头,只能看见屋檐。”
三百年间,他身为玄剑门最不起眼的执帚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全都刻在了这里。
苏晚晴颤抖着手,抚摸着那些字迹,泪水决堤。
她抱着那堆破碎的竹片,哭得撕心裂肺:“你一直……你一直都在记着我……”
南岭村,秦雨薇正遵从共修盟的指令,向村民们宣讲改良后的《扫尘诀》。
她讲得口干舌燥:“此诀要义,在于引气入体,扫除自身尘埃,以求破境……”
“姑娘,不对。”一个正在晒谷子的老农突然打断了她。
秦雨薇一愣:“老丈,有何不对?”
老农放下手中的农具,走过来说:“你们念的都是‘引气’‘破境’,听着厉害。可叶先生当年扫我家院子,从不说这些。”
他颤巍巍地从自家堂屋的香案上,取来一截供奉了三十年的扫帚尾梢,小心翼翼地插在院子中央的土里。
“他扫地的时候,”老农的眼神变得悠远,“院里的猫就安静了,不乱抓了。我家那哭闹不停的娃,也睡得香了。就连灶膛里的火,都烧得比平时旺几分。”
秦雨薇怔在原地,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她看着那截静静立在土里的扫帚尾梢,忽然间灵台一片清明。
原来,《扫尘诀》的第一要义,从来不是修炼,不是变强。
而是“让尘归尘,让静归静”。
是平息万物的躁动,恢复天地本来的秩序。
玄剑门,演武场。
周青阳率领着他那群同样出身杂役的扫尘会成员,公然向内门精英弟子发起了“御剑试”的挑战。
规则是御剑飞行,穿越重重障碍。
内门弟子们脚踩飞剑,衣袂飘飘,引来阵阵喝彩。
而扫尘会的成员们,却人手一把扫帚,固执地在地上徒步穿行。
“疯了吧?用脚跑能快过飞剑?”
“一群扫地的,还真以为自己能上天了?”
嘲笑声不绝于耳。然而,很快,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他们发现,那些杂役每扫出一帚,脚下的地面便会有一道灵纹一闪而逝。
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竟硬生生以步行的姿态,紧紧追在飞剑之后,丝毫不落下风。
最后一关,是被称为“天光镜”的强大幻阵。
内门弟子们冲入其中,立刻迷失了方向,如无头苍蝇般乱撞。
周青阳却看也不看前方变幻的景象,他只是低着头,专注地扫着脚下的地。
他的动作极有韵律,三顿,两提。
帚尖第三次顿地,轻轻一提的瞬间,周围所有的幻象,如镜面般轰然崩塌。
主持试炼的裁判长老猛地站起,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失声喊道:“破阵的口诀就藏在扫地时的‘三顿两提’节奏中……你们……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南海之滨,一场史无前例的祭典正在举行。
白璃一身素衣,立于潮头。
在她身后,九百三十二名渔民手持家中早已废弃的旧扫帚,随着她的号令,动作整齐划一地,清扫着眼前的海面。
浪花被帚影拂过,竟变得异常平顺。
忽然,海底传来阵阵轰鸣,整个海面开始剧烈翻涌。
在无数人惊骇的目光中,一座沉没了整整三百年的巨大建筑残垣,缓缓浮出水面。
那是玄剑门旧日的藏经阁!
残破的石壁之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正是《扫尘诀》的完整全文。
每一个字的笔锋、力道,都与叶知秋的笔迹一般无二。
白璃跃上一块巨大的石板,拂去上面的海藻,一行背面镌刻的小字映入眼帘:“真正的经书,不在阁中,在扫过的地方。”
她猛地抬头仰望天空。
原本阴云密布的天穹,竟自动向两侧分开,露出了朗朗乾坤,显现出清晰的北斗七星之形。
而那斗柄所指的方向,正是三百年前,叶知秋飞升离去之处。
当夜,玄剑门禁地,寒玉池底。
闭目打坐的陈长生猛地睁开了眼。
他看见,池水平滑如镜的倒影中,那把本该在苏晚晴院中的扫帚,忽然寸寸碎裂,化作亿万光点,袅袅升腾而起。
他下意识地伸手,想要挽留那片光影。
光点却轻柔地绕过他的指尖,最终汇聚在他的掌心,留下了一道滚烫的、扫帚形状的刻痕。
刹那间,三百年的修行记忆,三百年的高高在上,三百年的自命不凡,如潮水般在他脑海中翻涌、破碎。
当年他身为太初殿主,高坐云端,俯瞰众生,却从未低头看过自己脚下的路。
他缓缓地,屈下了三百年来从未弯过的膝盖,跪倒在地。
他伸出那只带着刻痕的手,以掌心触地,学着记忆中那个执帚人的样子,轻轻地,扫了一下。
咔嚓——
坚不可摧的万年寒冰地面,应声裂开,显现出一条深不见底、通往地心的幽暗阶梯。
阶梯尽头,隐约有熟悉的帚声,一下,又一下,回荡不休。
“原来……”陈长生喃喃自语,两行清泪滑落,“我才是那个,一直走错路的人。”
同一时刻,共修盟议事殿。
林墨一直紧盯着中央那张由扫帚光影绘成的“道脉图”。
它稳定地运行着,九百三十二个光点如呼吸般明灭,与天地灵脉完美共鸣。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然而,就在万籁俱寂之时,位于阵图中央、代表着那把核心扫帚的光团,忽然轻轻地、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一下。
紧接着,遍布九州的九百三十二个光点,不再是被动地响应,而是仿佛拥有了各自的意志,开始以一种极其微小的幅度,自行调整起了位置和光芒的强弱。
林墨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股力量,失控了?
不,不对。
它不是失控。
它像是在……回应着什么。
(https://www.2kshu.com/shu/96176/4938169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