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美食情报王 > 第84章 二号员工(继续)

第84章 二号员工(继续)


【食材处理】技能提升之后,陈舟也在家里找了找手感。

    虽然手头没有什么复杂的食材,但确实感受跟以前不一样了,多了点游刃有余。

    达到专业这一步,单靠积分就可以。统子只是缩短了勤学苦练的过程。可想要成为大师,没点感悟和经验确实不够。

    陈舟不由得想起前几天剥螃蟹的经历。

    余大爷和她那位下围棋的朋友,倒是挺会赶,自己这手法也提上来了。

    翌日,小店恢复营业。

    小师妹早早过来,正赶上陈舟在门口张贴招聘启事。

    她走上去帮忙按住纸,看了着眼前的内容,随后说道:

    “我还挺喜欢之前那个做灌汤包的大姨的。她要是能来就好了。”

    对,郑秀芳阿姨。

    陈舟曾经在店里看到她教育孙子,不能打扰其他顾客吃饭。

    记得正是下雨那天,俩人用了店里一次性的雨衣,她第二天还给送了回来。

    可以看出,是一位非常本分的阿姨。

    更何况,她还干了十年包子呢,工作经验也非常丰富。

    陈舟把手写的招聘启事抚平。

    有些遗憾的说道:

    “确实合适,但上回问她的时候,就听她说了跟儿媳妇可能有点矛盾,我也不太爱掺和那些家长里短的,没往深了问。”

    两人进店,一边工作一边聊了起来。

    赵仪琳感叹:“原来师兄你也有。”

    “那肯定啊。”

    陈舟想想这些东西都头疼。

    郑阿姨那话说的对。好在自己的老妈跟自己不住一块,婆媳偶尔见面,关系还挺融洽的。

    他挥走脑海里那些乱糟糟的事情,对赵仪琳说道:

    “不行哪天碰到她了,你再问问去,聊聊八卦什么的。”

    “包在我身上了,师兄。”

    赵仪琳拍了拍胸脯。

    说起家长里短,陈舟想起,很少听小师妹聊她家里的事情,只知道她自己在这租房子。

    于是随口问道:

    “你最近没回家看看吗,哪天有事也可以请假,等再找一个人过来后,可以轮着来了。”

    小师妹嘴角浮现一丝苦笑。

    “嗯我有两个妈。”

    陈舟刚听到这句话,以为她是在玩笑以前喝醉酒跟林女士喊妈的事情。

    一句“你跟陈桃桃商量商量”差点脱口而出。

    但陈舟很快感受到她说话的语气不对。

    忙回头看了一眼。

    小师妹耸耸肩,“主要,我也不知道回哪?”

    父母离异陈舟没再细问。

    但是真有点心疼这小姑娘。难怪总觉得赵仪琳有时候像小孩呢。

    小树苗剪掉一根杈,长大了那也有个疤。

    陈舟一边和面,一边邀请着她,中午来自己家里吃饭。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句话你听没听过?”

    “听过啊。怎么了,师兄?”

    “中午给你烙块饼。”

    “哈哈哈哈,”赵仪琳这回是真笑了起来,“你终于给我画饼了,师兄。”

    小姑娘心态挺乐观的.陈舟也笑了。

    “一张不够,再给你来个鸡蛋饼,两张饼叠一块吃。”

    “两张饼,我怕我有点吃不下啊。”

    这天上午的时候,正好郑阿姨真过来了。

    她这回是打包,给孙子拿着。

    小师妹就着机会,上前跟她打听起来。

    郑阿姨听后说道:

    “你说这巧不巧,这两天,好几个人问我。先是之前的老板,后来我儿媳妇还想给我找个事干。我一老太太成抢手货了。”

    小师妹有些不解,她记得那位老板败家的故事。于是问郑阿姨:“大姨,你之前的老板不是去浦京了么?”

    俩人又开始跨服聊天。

    上回也是这样,小师妹和郑阿姨各聊各的,还都能聊得挺开心。

    但厨房里,陈舟却是越听越不对劲。

    他不禁先断开了两人的服务器:

    “大姨,给你打电话那是叫老姑早点是吧?就现在这间商铺的房东!”

    郑阿姨点点头,“确实是开在你前面的,但这几年他们换了好几批人,又是转租又是啥的。我也没问她后来店怎么样了。”

    俩大姨在电话里聊了半天关于儿媳妇的问题,正事就聊了两句。

    你去么?

    我不去。

    陈舟继续问道:

    “那你们孙子,叫子涵是吧?”

    郑阿姨又点了点头,“对,现在小孩都起这样的名字,好多子涵,但你咋知道的?”

    我咋知道的,就是我把你当抢手货的陈舟微笑:

    “你说那三份工作,全是我在找你!”

    “啊?”

    “啊?”

    赵仪琳跟郑阿姨俩人都愣住了。

    郑阿姨知道的信息还是多点,她很快反应过来。“哦呦”了一声。

    陈舟说道:“你跟子涵妈妈肯定是有点误会,就放心来吧,她帮我介绍的呢,你儿媳妇肯定是乐意你过来的。”

    郑阿姨皱了皱眉。

    虽然反应过来了,但这点事,她还得消化一下。

    陈舟看到对方手里打包的袋子。

    又嘱咐她:“您先送包子去,上午十点再过来,咱好好聊聊。”

    “中!”

    赵仪琳看着带着重重心事离开的郑阿姨,脸上的表情疑惑极了。

    陈舟看她这幅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我跟你讲讲吧,得让你明白明白,这里边乐子多了。”

    郑阿姨特别准时,十点钟果然到店。

    比之前,还多了一些拘谨。

    是那种来面试的感觉。

    陈舟带着赵仪琳跟她一起坐下,笑着说道:

    “你肯定是跟儿媳妇聊过了?”

    郑阿姨点点头,“没想到她这次还挺乐意我过来的,说你这包子店也好,待遇也不错,当初不让我在老姑早点上班,是因为觉得那家店不中。

    我们娘俩中间,一直有点误会。”

    陈舟点了点头。

    子涵妈妈是这样的。

    包括他和林女士在内,当初都对人家有点偏见。

    但后来看,这位姐姐,就是性格如此。

    当然,林女士现在又有了点别的偏见。

    陈舟跟郑阿姨对店里的工作、待遇等事情聊了起来。

    双方都挺满意的。

    就是在员工社保这方面,有点分歧。

    郑阿姨之前上班的老店,从没给她交过,后来自己也没交。

    所以现在希望陈舟能把社保的一部分钱,当成工资来发。

    陈舟咨询了一下负责人事的员工。

    小师妹简单算了算,随后分析道:

    “交社保确实不太划算了,郑阿姨这个年龄开始交,得等到六十多岁快七十的时候,才能按职工退休。”

    郑阿姨撇撇嘴,“那时候人都该没了。”

    赵仪琳便问她有没有交过居民的养老。

    郑阿姨摇摇头:“我现在也能干得动,就自己攒点呗,尽量不给小孩们添负担就行。”

    “那咱换个角度,不谈上班不上班的。”陈舟接过话题:

    “你老了如果有个养老金,多多少少的是个保障,按月发钱,岁数大了心里也踏实。”

    郑阿姨无奈道:“以前也不知道啊,现在看着别人是羡慕。”

    其实不光郑阿姨,餐饮行业里,员工流动太大,好多都是郑阿姨这样的情况,到五六十岁,好多事都来不及了。

    对于陈舟来说,交不交社保都是给员工报酬的一部分。

    但他还是想为郑阿姨的将来考虑一下:

    “这样吧,大姨。我把给你交职工社保那部分,换成你个人的居民养老。这笔钱是发给你来自己交的。我就是提个建议。”

    小师妹给郑阿姨具体解释起来。

    郑阿姨虽然文化水平只有初中,但是也听明白了。

    钱,还是自己的钱,老板不给少发。

    但如果按老板的说法,去交居民养老,六十岁之后,退休还能领钱。

    不过,郑阿姨确实有点拿不好主意。

    想回家跟儿子商量商量,但她忽然想到,自己儿子好像都没考虑过这么多。

    对陈舟说道:

    “我还说啥呀,老板,明天就上班来,中不中?”

    “中,”陈舟点头,“起码得有健康证啊。”

    郑阿姨记得自己去年就办过,现在一年级效期还没过。

    “那正好,”陈舟左右看看,“你俩组团,过几天一块办个新的去。”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114/128454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