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298【人约黄昏后】
推荐阅读:奥特曼:从拯救迪迦开始无敌 第四天灾:无尽者的游戏 九州仙府首通指南 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 沸腾时代 御兽:我的灵兽血脉过载了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 魏晋不服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剑出星宿毒为锋
山风在观音禅院后的平台上盘旋,吹散了暑气,也似乎吹淡了某些无形的藩篱。
时间将至正午,观音禅院已经备好素斋,此地主持亲自前来相请,姜璃欣然允准。
许是因为之前的登高耗费太多体力,亦或是难有如此放松的心情,姜璃相较平时多用了小半碗米饭,让一旁侍奉的苏二娘看得眉开眼笑。
不过两人更惊奇的是薛淮的饭量。
他的吃相很斯文,在姜璃面前也没有刻意端着,不知不觉间竟然三碗米饭下肚,这让姜璃忍不住放慢了速度,到最后几乎是一粒米一粒米吃着,因为她一旦放下筷子,薛淮多半也不好意思继续进食。
等到薛淮吃完第四碗米饭,姜璃顺势放下筷子,漱口净手之后看着薛淮,莞尔道:“你学过武艺?”
薛淮自然明白此问从何而来,他看了一眼精致却小巧的白瓷饭碗,亦笑道:“回殿下,下官不曾习武,只跟着江胜学了一套养生的拳法,每日早上练两遍。只不过下官饭量有些大,让殿下见笑了。”
“能吃是福,我怎会取笑?”
姜璃一言带过,眉眼弯弯道:“午后有何安排?”
薛淮提议道:“殿下,此时日头尚烈,不如寻一处清雅所在暂歇片刻,待暑气稍退再行下山?”
姜璃确实有些乏意,因而颔首道:“你安排便是。”
薛淮早有准备,引着姜璃一行来到禅院东边一个临泉而建的小小院落。
这里并非名胜,是一处专为文人雅士品茗赏景开设的茶庐,名唤听泉小筑。
小筑临着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几间竹木结构的精舍掩映在青竹之中,环境清幽雅致。
轩内布置简洁古朴,竹帘半卷,清风穿堂而过,瞬间驱散仲夏的躁郁之气。
侍女们奉上冰镇的瓜果和精致的扬州细点便悄然退至外间,苏二娘也识趣地守在了轩外回廊上,只留下薛淮与姜璃两人对坐于窗边的竹榻之上。
姜璃望着窗外的青竹如林,由衷赞道:“此处甚好。”
“殿下喜欢就好。”
薛淮执起桌上早已备好的紫砂壶,壶中是他特意带来的明前龙井,继而道:“方才殿下提及想尝尝下官的手艺,恰好这里有茶具,虽无梅子薄荷茶的原料,下官也愿献丑一试,还请殿下品鉴。”
姜璃收回视线,若有所思地看着薛淮。
方才她的请求自然是一时心血来潮,并非是想通过这件事证明什么,但是薛淮似乎因此产生一些负担,所以才想抓紧时间了结此事,就像是他必须要解决的困难,亦或是……完成一个任务。
姜璃看着他挽起袖口,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动作熟稔而专注地温壶、投茶、注水,每一个步骤都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
水汽氤氲,模糊了他俊逸的面庞,却更显出一种沉静温润的气质,与他平日在官场上杀伐果断的形象截然不同。
对于姜璃而言,这是一种复杂且矛盾的感受。
一方面她觉得此刻的薛淮看起来愈发顺眼,另一方面却不喜欢薛淮这种始终公事公办的态度。
诚然,她知道这才是两人之间正确的相处模式,可在经历种种曲折、尤其是亲眼见到薛淮写给沈青鸾的那首蝶恋花之后,她就再也不想刻意装作云淡风轻的模样,所以她才会对苏二娘说出“错了”二字。
何处错了?
自然是当初她不该居高临下地俯视薛淮,不该将尊卑有别演绎到极致,不该从始至终端着公主尊贵的身份。
在姜璃神情复杂的凝视中,薛淮将一盏香气高雅的茶汤轻轻推至她面前:“殿下请用。”
姜璃垂眸望去,只见杯中茶汤色泽清透,宛如一泓碧玉。
她端起杯盏浅浅啜饮一口,舌尖先是微涩,旋即回甘绵长,温润的茶水滑入喉中,悄然间熨帖了身心,也平息了她心中的烦闷,于是微笑道:“滋味清雅,火候恰到好处,你煮茶的手艺竟也如此不俗。”
薛淮微微一笑,为自己也斟上一杯,谦逊道:“下官这等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在扬州为官总要应酬一二,久而久之便学了点皮毛,比不得殿下见多识广。”
“应酬?”
姜璃犹如青葱一般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盏,似笑非笑地问道:“就像今天这样的应酬?”
话一出口,姜璃就觉得有些不妥,自己似乎是在责问薛淮的无心之言。
她心里有些懊恼,原本她想让两人之间的相处更加自然一些,所以今日坚持自己登高,而非乘着轿辇,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狼狈,但是她相信这会让薛淮心中的疏离慢慢软化。
可是她又在不经意间回到平时习惯的姿态。
不过还没等她开口解释,薛淮便从容地回道:“今日能陪殿下登高望远煮茶清谈,偷得浮生片刻闲,于下官而言,亦是不可多得的享受,与平时的迎来送往自然不同。”
姜璃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是在暗示什么吗?还是仅仅一句感慨?
她垂下眼帘,掩饰住眼中的波澜,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精致的刺绣,轻声道:“其实你这两年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前路漫漫非朝夕可至,不必有太多的负担,更不必过于劳累,毕竟……”
她的话音戛然而止,似乎后面的话语过于唐突,让她在出口前又咽了回去。
那未尽的尾音像一片轻盈的羽毛,却沉甸甸地落在薛淮心头。
轩内陷入一种奇特的寂静。
窗外的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清泉流淌的潺潺声隐约可闻,更衬得室内的沉默格外粘稠。
茶香氤氲,却驱不散两人之间那一层若有若无的薄雾。
薛淮望着欲语还休的姜璃,在这个距离他能清晰地看到她细腻的肌肤纹理,甚至能感受到她身上传来的淡淡馨香。
两世为人,他并非感情上的雏鸟,如何看不出姜璃愈发明显的心意?
平心而论,当下他对姜璃的情感底色是尊重和感激,抛开他刚来到这个世界遭遇的些许轻蔑不谈,他能有今日的地位和成就,姜璃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此刻在这间远离世俗喧嚣的山间茶炉里,面对一改往日矜贵端庄的姜璃,看着她难得一见的少女情怀,薛淮心中自然泛起了些许涟漪,可是这点涟漪并不会让他忘却一切。
相反,这种感觉陌生且危险,让他本能地想要后退。
只不过考虑到姜璃的性情和身份,薛淮最终只是沉稳地说道:“多谢殿下关怀,下官自当谨记。”
“嗯。”
姜璃淡淡笑着,将那抹失望深藏心底,平静地说道:“我乏了,便在这里小憩一阵,然后再下山吧。”
“是。”
薛淮起身一礼,随即走出茶炉,招呼苏二娘和侍女们进去服侍。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里,薛淮一直安静地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犹如入定一般望着山野间的景色,直到苏二娘前来告知,姜璃准备下山。
薛淮站起身来,望着似乎精神不少的姜璃,面带微笑地迎上去。
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需谨慎。
姜璃婉拒苏二娘让她乘坐轿辇下山的提议,依旧坚持和薛淮一道步行。
她当先而行,薛淮则落后半步。
起初姜璃步履轻快,但行至一处坡度陡然增大的弯道时,她脚下忽然一滑,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踉跄。
“殿下小心!”
薛淮反应极快,几乎是本能地一步抢上前,右手稳稳托住她的左臂肘弯。
姜璃从未与一个男子有过如此直接的肢体接触,即便是在宫廷之中,也自有严格的礼仪距离。
薛淮掌心的温度透过轻薄的布料烙印在她的肌肤上,带来一阵奇异的酥麻感。
时间仿佛在此刻停止,山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远处隐约的鸟鸣,都变得格外清晰。
薛淮见她站稳便松开手,不着痕迹地后退了小半步,关切道:“山路湿滑,殿下务必留心脚下。”
姜璃轻轻应了一声,没有去看薛淮,似乎在研究脚下的石阶。
苏二娘已快步上前,紧张地询问道:“殿下可曾扭伤?”
“无妨。”
姜璃定了定神,恢复了些许从容,“只是脚下不稳,多亏薛同知及时援手。”
苏二娘不敢再让她一个人独行,略显执拗地扶着她的手臂。
然而便在这时,她忽然看见姜璃微微勾起的唇角,以及眉眼间完全无法掩饰的笑意。
苏二娘只是稍稍思忖就明白方才那个小插曲的原委,心中既感到无奈,又有挥之不去的后怕——万一薛淮没有及时出手扶住姜璃,在这山路上摔倒岂是小事?
想到这儿,她不禁轻声责怪道:“殿下——”
姜璃却直接打断她:“二娘,不必担心。”
苏二娘一肚子话被迫憋了回去,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一行人回到山脚,日头已微微偏西,暑气却未消散。
姜璃看了一眼停在道旁的公主凤驾,转身看向薛淮,笑盈盈地说道:“我听闻天下西湖三十有六,独瘦西湖占尽风流。上次来去匆匆未能一览颇为可惜,不知你是否有雅兴陪我夜游瘦西湖?”
薛淮应道:“这是下官的荣幸。”
“好,我让二娘去准备画舫。”
姜璃眼底闪过一抹狡黠,柔声道:“明日入夜之后,我在湖畔静候。”
薛淮垂首道:“是,殿下。”
姜璃便迈步登上马车,又让苏二娘随车侍候。
马车平稳地驶动,车厢之内,姜璃双眸微闭,脸上残留着笑意,似乎还在回味下山时的那一幕。
苏二娘只能劝道:“殿下,事已至此,何必横生枝节?”
“横生枝节?”
姜璃摇了摇头,弱不可闻地自语道:“我只希望他能记住这两天。”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60/128432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