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相国在上 > 第295章 294【此情无计可消除】

第295章 294【此情无计可消除】


姜璃的目光凝固在手中的素笺上。

    纸上的墨迹遒劲清隽,力透纸背,带着一种她无比熟悉的独特锋芒——薛淮离京之时,曾赠她一首杏花词,她对此视若珍宝,连此番南下都让苏二娘带着,时常会拿出来翻看,故而她对薛淮的笔迹熟稔至极,一眼便能认出。

    “真是一首好词……”

    姜璃轻声自语,这首蝶恋花和薛淮当初所作的咏梅词不相上下,都能称得上传世之作,而薛淮送她的杏花词固然水准极高,与这两首词相比却要略逊一筹。

    她并非斤斤计较之人,亦不在意这几首词的水准高低,而是被这首蝶恋花词句蕴含的缠绵悱恻刺痛。

    尤其是最后那句“为伊消得人憔悴”,犹如一根细针刺入她的心防,带来一阵尖锐和酸涩的疼痛。

    “伊”是谁?

    答案不言而喻,正是这间书房的主人,薛淮名正言顺的未婚妻子沈青鸾。

    姜璃静静地站在那里,周遭的书香雅韵仿佛瞬间褪色,只剩下窗外突然变得沉闷的蝉鸣。

    她曾以为自己早已接受现实,将那份隐秘的悸动深埋心底,只维系着盟友与友人之间微妙的平衡。

    她也以为自己足够骄傲,足以在沈青鸾面前维持着云安公主应有的雍容与大气。

    然而此刻这无意间窥见的情诗,却像一面冰冷的镜子,照出她内心深处那份未能完全熄灭的余烬。

    薛淮对她是敬重,是合作,是偶尔被自己逗弄时的无奈与克制,甚至有过短暂交锋迸发的火花……但是姜璃心里清楚,这些和薛淮对沈青鸾的情意截然不同。

    或许人生便是如此,求不得才是最寻常的结局。

    一念及此,姜璃不禁陷入长久的失神,直到被书房门打开的声音惊醒。

    沈青鸾步履匆匆地走进来,脸上满是歉意,恭谨地说道:“殿下恕罪,家母一时气闷不适,劳殿下久候——”

    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她瞧见了姜璃手中那张展开的纸笺。

    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沈青鸾白皙的脸颊上瞬间飞起两抹红霞,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显的羞涩和窘迫,讷讷道:“殿下……这……”

    姜璃的目光从纸笺上抬起,落在沈青鸾那张因羞赧而更显娇艳动人的脸上,她心中的酸涩感登时更加浓烈,如同陈年的梅子酒,初尝是涩,回味是酸,最后竟泛上一丝难以言喻的苦。

    但她面上迅速恢复惯有的沉静,问道:“老夫人可安好?”

    沈青鸾定了定神,不再去看姜璃手中的纸笺,垂首回道:“多谢殿下关怀,家母已无大碍,只是天气闷热有些不适,歇息片刻便好。”

    姜璃近前两步,稍稍抬高握着纸笺的右手,有感而发道:“方才无意间在你的藏书里发现这首绝妙好词,一时心喜便有些出神。这首词将愁绪与景色交融,白描中见精工,堪称借景抒情登峰造极之作,不知是哪位才子所作?”

    沈青鸾隐隐觉得姜璃猜到了这首词的作者,不过见她如此说,心情也平复了一些,于是轻声道:“回殿下,此词为薛大人所作。”

    “原来是他,那便不奇怪了,当初他在京城作的那首咏梅词为世人传唱,都说他有惊世之才,只可惜后来他便没有新作问世。”

    姜璃又看了一眼手中的纸笺,感慨道:“这首蝶恋花若能传出去,想必他的才名会更上一层楼。”

    沈青鸾不慌不忙地微笑道:“回殿下,青鸾也曾问过薛大人,但他说不愿为浮名所累,叮嘱我切莫将此作外传。”

    姜璃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直到沈青鸾微微垂首,她才意味深长地说道:“浮名?在本宫看来,薛同知之所以不愿让旁人看见这首词,多半还是因为此作情真意切缠绵入骨。沈小姐,薛同知对你当真是情深义重。”

    沈青鸾依旧不见慌乱,坦然道:“殿下谬赞了,薛大人他待人自然是极好的。”

    “待人极好?”

    姜璃重复着这四个字,唇边的笑意似乎深了些,眼中却无多少暖意:“是啊,薛同知为人处世自有其章法,总能让人印象深刻。本宫确实喜爱这首词,不过这是薛同知赠给沈小姐的礼物,还请沈小姐收好。”

    她缓缓将纸笺递还过去。

    沈青鸾伸手接过,转身放进多宝阁上的匣子里,然后走到桌边斟了一杯新茶,对姜璃说道:“殿下请用茶。”

    姜璃依言走到桌边坐下,望着碧绿的茶汤在白玉杯中荡漾,随即看向坐在对面的沈青鸾问道:“沈小姐,你与薛同知婚约已定,不知心中可曾有过顾虑?”

    “顾虑?”

    沈青鸾一怔,抬起眼,有些不解地看向姜璃。

    “嗯。”

    姜璃啜了一口清茶,姿态优雅,徐徐道:“此番盐漕之争,薛同知看似大获全胜,实则已不知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堪称身处漩涡中心。漕运衙门虽暂时受挫,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背后势力盘根错节,更遑论朝堂之上,那些因漕运改制之议而对薛同知心生忌惮甚至敌意的人……他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沈青鸾闻言陷入沉思,并未仓促给出应对。

    姜璃见状便更加直白地问道:“嫁给他,意味着你将与他一同面对这些风浪,从此荣辱与共生死相依,而且你们沈家也会被卷入其中。沈小姐,你怕不怕?”

    她凝望着沈青鸾的面庞,似乎想看到一丝犹豫和迟疑,然而沈青鸾脸上竟然浮现一丝恬淡的笑意。

    “殿下所言,青鸾并非未曾想过。薛大人他是一柄锋芒毕露的宝剑,注定要劈开荆棘,也注定会引来觊觎与暗箭。身为他未过门的妻子,青鸾自知才疏学浅,于庙堂之争、权谋之道上,恐难为他分忧。”

    沈青鸾迎着姜璃的审视,语气愈发坚定而温柔:“但青鸾亦知,薛大人绝非鲁莽之辈,他每一步都走得审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心中所谋非一人之富贵,而是两淮商路之畅通,是运河积弊之革除,是为这江南百姓谋一份更安宁的生活。”

    “他选择了这条路,选择担起这副重担,那么青鸾能做的或许只是替他守好后方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让他知道无论前路如何风云变幻,总有一处灯火是为他而亮,总有一盏热茶是为他而温。”

    “殿下问青鸾怕不怕,青鸾只怕他太过辛劳,怕他独自一人面对那些明枪暗箭。但比起这些担忧,青鸾更相信他能不畏艰险排除万难。”

    “青鸾亦无比喜欢那首蝶恋花,薛大人说衣带渐宽终不悔,青鸾亦愿如此。”

    “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无怨,亦无悔。”

    说到最后那五个字,沈青鸾的脸颊微微泛红,但是她的眼神干净澄澈,带着一种决不动摇的坚定。

    “无怨,亦无悔……”

    姜璃轻轻重复着这五个字,握着茶盏的手指缓缓收紧。

    沈青鸾这番自白坦荡且坚定,充满对薛淮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甚至带着一种殉道般的决绝。

    这份情意纯粹而炽烈,与之相比,她自己那份掺杂权谋、利益、不甘与隐秘渴望的复杂情感是多么的不够纯粹。

    “好一个无怨无悔。”

    姜璃将所有波澜压在心底,面上不露半分破绽,诚挚地说道:“沈小姐待薛同知之心令人动容,薛同知能得沈小姐如此倾心相待,这是他的福分。”

    沈青鸾心中悄悄松了一口气,同为闺阁女子,她如何感觉不出云安公主对薛淮那丝隐秘的情感。

    她可以在其他任何事情上退让,唯独此事不能,所以她趁着这个机会表明自己的心迹。

    眼下见姜璃没有过激的反应,她便恭敬地说道:“多谢殿下称赞。”

    “老夫人身体不适,本宫不便再叨扰。”

    姜璃站起身来,凝望着沈青鸾的双眼说道:“沈小姐好生照顾令堂,也好生珍惜眼前人。”

    沈青鸾连忙起身道:“殿下殷殷叮嘱,青鸾必牢记心中。”

    姜璃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朝门外走去。

    苏二娘早已悄然侍立在廊下,见公主出来,立刻撑开一把素雅的油纸伞。

    不知何时,外面竟飘起细密的雨丝,如烟似雾,将沈园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诗意里。

    姜璃迈步前行,而沈青鸾也从芸儿手中接过雨伞,亲自将姜璃送到住处。

    这段时间姜璃便住在东苑的偏院,沈青鸾原本想请她在正房住下,但姜璃没有接受,于她而言这种小事并不值得大费周章。

    房内,姜璃临窗而立,望着外面烟雨濛濛的庭院,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自己的衣袖。

    薛淮为沈青鸾憔悴不悔,那她又算什么?一个强横闯入他生命、带着利益交换与隐秘心思的过客?一位需要他时刻谨守君臣之礼、永远隔着一层无法逾越鸿沟的公主殿下?

    或许……从一开始她就不该有那么多顾虑。

    窗外的雨声似乎更密了些。

    苏二娘担忧地看着姜璃,只见她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紧抿的唇线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落寞与倔强。

    “错了。”

    良久,姜璃朱唇微启,近乎呢喃一般说出两个字。

    苏二娘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何事错了?”

    姜璃不答,轻声道:“二娘,船队何时抵达扬州?”

    苏二娘想了想,回道:“最多三日。”

    “该回京了。”

    姜璃朝窗外伸出白皙如玉的手掌,感受到清凉的雨滴,唇角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继而道:“二娘,你去和薛淮说一声,过几日本宫想在扬州游玩一番,烦请他抽出空闲,但是不要兴师动众,就我和他二人便可。”

    苏二娘望着她的侧脸,心中默默一叹,最终只能应道:“是,殿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60/128433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